保障东南,以维持全局,深明经术,以决断大疑,勋业烂然,两字易名非溢美;
服官至久,而殖产不封,荐士最多,而立朝无党,生平自审,千秋定论付知音。
【注释】
①挽张之洞: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人物,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是洋务派的骨干人物。
②保障东南:指保卫东南地区。
③全局:指国家的整体利益。
④深明经术:即懂得治国之道,精通儒家经典。
⑤决断大疑:对重大疑难问题果断地做出处理。
⑥勋业烂然:功勋业绩辉煌灿烂。
⑦两字易名非溢美: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人的功绩和名誉并不过于夸张。
⑧殖产不封:指没有积累大量的财产。
⑨荐士最多:推荐人才最多。
⑩千秋定论付知音:千年以后的历史结论交给懂你的人去评说。
【赏析】
这首挽联是为清末政治家张之洞而作的。作者以赞扬的口吻,称赞他的一生功绩和品行,并指出他虽为权臣,却能自省,其功过自有历史评断。
上联“保障东南,以维持全局,深明经术,以决断大疑,勋业烂然,两字易名非溢美”,赞颂了张之洞的政绩和才能,其中“保障东南”、“维持全局”是说在晚清时期,他能够保卫国家的边疆不受侵略;“决断大疑”则是说他能解决国家的重大疑难问题。“勋业烂然”,形容他的功勋事业辉煌灿烂。“两字易名非溢美”则表明,这些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特别突出,而是由于他在位期间,国家整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因此,这些成就并不夸大。
下联“服官至久,而殖产不封,荐士最多,而立朝无党,生平自审,千秋定论付知音”,进一步赞扬了张之洞的品德和为人。“服官至久”,是指他担任官职的时间非常长。“殖产不封”则是说他没有积累大量财产,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荐士最多”,表示他推荐的人才非常多,这体现了他对后人的关心和培养。“立朝无党”,指的是他在朝廷中没有结成党派,保持了自己的清廉和正直。最后一句“生平自审,千秋定论付知音”,则是说,虽然张之洞一生都在自省和反思自己的行为,但他的功劳和过失,最终会由后人来决定,这也是对他一生的一种肯定。
整首挽联语言简洁有力,既赞扬了张之洞的功绩和才能,又表达了对其人品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