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已同七老图岩壁,便是龙华会里人。
这首诗是为富乐山海公长老而写,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敬仰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 释义:我的心地如今已经清净无暇,能够超脱世间纷扰的大千世界。
- 注释:“大千”指宇宙,这里用来形容世界的广阔无垠。“境界”指人所处的环境或境遇。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宁静和超然,以及对长老深厚的敬仰之情。
第2句: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 释义:我关上门窗,仰望明月高挂在峰顶,整个山峰沐浴在清新的风中。
- 注释:“掩关”意为关门闭户,表示静坐修身。“玉津”是佛教用语,指清净之地。
- 赏析:这一画面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景图,诗人通过这种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第3句: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 释义:雪岭上的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尚的节操,石楼中的钟声和磬声引导着人们度过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 注释:“雪岭”指的是高耸入云的雪山。“节操”指人的气节和操守。
- 赏析:这一联诗通过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的品德和修行,强调了坚守信仰和道德的重要性。
第4句:已同七老图岩壁,便是龙华会里人。
- 释义:我已经和这些七位老和尚一同画下了岩石壁画,他们都是龙华会上的人。
- 注释:“七老”指的是七位年岁已高、德行崇高的老僧。“龙华会”是佛教净土宗的集会,通常在极乐世界中举行。
- 赏析:通过与老和尚们的交往和绘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信仰。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佛理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明月”、“清风吹过玉津”等,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诗人以山水为载体,展现了他对于修行、道德修养和佛法理解的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