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四野寒萧骚,朔风动地声怒号。
车帷卷破马踯躅,夕阳惨淡横平皋。
行人瑟缩帽檐侧,手脚冻冷面如墨。
晚来投店满衣尘,童仆相看不相识。

禹州道中

茫茫四野寒萧骚,朔风动地声怒号。

车帷卷破马踯躅,夕阳惨淡横平皋。

行人瑟缩帽檐侧,手脚冻冷面如墨。

晚来投店满衣尘,童仆相看不相识。

注释:

  1. 茫茫四野:形容四野广阔无边。
  2. 寒萧骚:形容天气寒冷,草木萧条。
  3. 朔风:北方的冷风。
  4. 动地声:形容风声巨大,仿佛能够震动大地。
  5. 车帷卷破:形容旅途中的艰难困苦。
  6. 马踯躅:形容马匹在恶劣的环境中徘徊不前。
  7. 夕阳惨淡: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色暗淡无光。
  8. 瑟缩:形容身体发抖,感到寒冷。
  9. 帽檐侧:形容帽子因为寒冷而歪斜。
  10. 手脚冻冷:形容身体由于寒冷而僵硬。
  11. 面如墨:形容面部因寒冷而发紫。
  12. 晚来投店:晚上到达旅店。
  13. 满衣尘:衣服上沾满了尘土。
  14. 童仆:仆人。
  15. 相看不相识:形容彼此之间因为长时间不见而变得陌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禹州道途中所经历的寒冷、艰辛和孤独的生活场景。开头两句写沿途的寒气逼人和朔风的威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接着三句通过描绘车辆颠簸,马匹徘徊不前的场面,进一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困难重重。后面的诗句则更加详细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具体感受,如身体发抖、帽檐歪斜、手脚冻冷、面色发紫等,都让人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和寒冷。最后两句则以“晚来投店”和“童仆相看不相识”结束,表达了旅途结束时的无奈和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旅途艰辛、冷暖自知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