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平祸乱颂高皇,谁信神州是战场。
理到丝清丝又紊,旧章新法弄人忙。
【注释】
乙丑:年号。
高皇:即指汉高祖刘邦。
神州:古代指中原地区,这里泛指南方广大地区。
理到丝清丝又紊:治理国家,处理事情,要像理丝一样,既要理得井井有条,又要理得松松垮垮,两者不能偏废。
【赏析】
这首七言诗以史事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前两句写颂扬高皇帝,后两句写对朝廷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削平祸乱颂高皇,谁信神州是战场。
理到丝清丝又紊,旧章新法弄人忙。
【注释】
乙丑:年号。
高皇:即指汉高祖刘邦。
神州:古代指中原地区,这里泛指南方广大地区。
理到丝清丝又紊:治理国家,处理事情,要像理丝一样,既要理得井井有条,又要理得松松垮垮,两者不能偏废。
【赏析】
这首七言诗以史事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前两句写颂扬高皇帝,后两句写对朝廷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旷庐落成移居赋此其二 卫生第一养天和,藏拙差宜老薜萝。 当户扑人山色秀,卜邻庇我树阴多。 田须二顷愁宽鹤,书未专家愧受鹅。 寄寓毗陵曾买宅,高风焚券羡东坡。 注释: 1. 旷庐:指宽敞的住所,也指宽敞的居所。 2. 卫生第一养天和:强调身体健康是养生的基础。 3. 藏拙差宜:隐藏自己的才能,不显山露水。 4. 当户扑人:形容景色美丽,如同画卷一般。 5. 庇我树阴多
【注释】 厌住市廛:居住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避俗:避免俗世的纷扰。 无风波处:没有风浪的地方,指幽静之地。 炎旭:太阳光灼热。 笺纸:书信纸张。 绮霞:彩色云霞。 一径:一条小径。 趣蝶:蝴蝶。 四时:四季。 部署:安排,布置。 利锁名缰:名利的束缚。 天赐清闲:上天赐予的悠闲时光。 【赏析】 此诗以“旷庐遣兴 其一”(乙丑)为题,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田园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环境的清幽
注释: 扎齐豆架扎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扎齐豆架,是搭建了一间小房子。扎松棚,是用松木搭建的帐篷。分付奚童,是吩咐仆人去取酒。趁老晴,是趁着晴朗的好天气。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 有酒先为花作寿,是说有了酒就去为花庆祝生日,没有牛还是庆幸自己会写字能耕田。无牛犹幸笔能耕,是因为没有牛,但幸好自己会写字能耕田。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 当车当肉,是形容自己像颜回一样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1. 旷庐落成移居 赋此 其一(乙丑):这句诗是诗人在旷庐落成后,选择在乙丑年移居新居并为此写下的诗歌。乙丑年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即以天干地支相配,其中“乙”对应于地支中的“丑”,所以这里的乙丑指的是特定的年份。 2. 四围隙处且编篱: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四周的空隙地方编织篱笆。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新居四周编织篱笆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布局和规划。 3.
【解析】 此诗为“乙丑”年(1075)诗人在汴京任太学博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人趋新尚异、弃旧崇新的倾向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甘随俗浮沉、追求个性独立的情怀。 其一:首联点题,表明自己的主张,即“吾道一以贯之”,不随波逐流;其二、三句用娄师德和陆游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四句则用“剑光”、“云影”来象征自己锐意进取的精神。 【答案】 ①最诩工:最善于做。②趋时:赶时髦,追逐时尚
``` 垂柳沈沈笼暮烟,秋塘水滑橹声圆。 长帆遇逆风欺客,启舱生凉月浸船。 绀宇疏钟残雨夜,酒楼高烛拱星天。 金阊不记几回宿,挟友求书未隔年。 ``` 注释: 1. 垂柳沈沈笼暮烟: 垂柳在黄昏时笼罩着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2. 秋塘水滑橹声圆: 秋天的池塘因水流变缓而变得光滑,橹的声音在水中回响圆润。 3. 长帆遇逆风欺客: 长长的帆遭遇逆风,给乘客带来不便或挑战
这首诗是作者在乙丑年所作的一首感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感怀二律 其一 (乙丑) - 绝无聊赖喜临池,犹是消磨胜废时。 注释:我感到非常无聊,喜欢去池塘边散步,尽管这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但我宁愿这样做也不愿意浪费时间。 2. 造士频惊花样变,立言那笑布衣私。 - 新闻便当新诗料,老境还亏老友知。 注释:教育者频繁震惊于花样变化,而我谈论立身处世之道
诗句释义: 1. 兴到拈毫乱写诗,不分支派不求师: 兴致来了,随手拈起笔来胡乱书写诗歌。这里的“兴”指诗人的兴致或灵感,而“拈毫”则是拿起毛笔的意思。诗人在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方向下随意创作。 2. 燕招风脚清尘院,蜂断花须落砚池: 燕子在院子里飞着,扬起了尘土;蜜蜂断了触须落在砚台上。这里通过燕子和蜜蜂的动态,描绘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3. 肝患已忘投药物
这首诗的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时局的看法。首先,他感叹自己无法与上天进行对话,因此选择高歌以抒发情感。然后,他指出新的咏叹难以描绘出当代人的状态,而旧时的题词则容易陷入模仿古人的窠臼。接着,他用大江南北群狼啸和名世英雄走马过来比喻当前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他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认为风涛虽然已经平息,但长河恐怕也会有波涛汹涌。 译文: 问天不应且高唱,明月当头感慨多。 新咏难摹流辈状
何金寿(乙丑年生人)淮甸家家奉佛看,牧民道术猛兼宽。 诗书画是真才子,清慎勤为大好官。 注释: 1. 何金寿(乙丑年生人):乙丑年指的是农历的年份,乙丑年的人出生在农历的乙丑年。 2. 淮甸家家奉佛看:淮甸地区的每家每户都供奉佛祖,表示对佛教的尊重和信仰。 3. 牧民道术猛兼宽:牧民们在修行中,既追求高深莫测的法术,又保持宽容的心态。 4. 诗书画是真才子:指诗人、书法家和画家都是真正的才子
山鸟嬉戏在夕阳下,野花零乱但不拘泥于美丑。 淡烟一抹似是溪桥旁的柳树,仿佛当年船儿停泊过此地。 注释: 1. 题便面(乙丑):题目为“题便面”,即写在便签上,通常用于书信、便条等非正式场合。 2. 山鸟嬉翔夕照边:描述了山中的鸟儿在夕阳下的景色中欢快地飞翔。 3. 野花零乱不拘妍:野花散落,形态各异,不受任何拘束或约束。 4. 淡烟一抹溪桥柳: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溪桥旁的柳树。 5. 好似当年泊过船
《渔父(乙丑)》 扁舟独向五湖游,风雨持竿春复秋。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驾着小船独自在五湖之间游玩,无论风雨还是晴朗,都坚持握着鱼竿垂钓。其中“扁舟”、“独向”、“五湖”等字眼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自由的氛围;而“持竿”则表现了一种执着与坚韧,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诗人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热爱。这里的“春复秋”,不仅仅是时间的更迭
【注释】天遣:上天注定。三山: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隈(wēi):山的拐弯处。狂奴:指放荡不羁的人。忍字工夫:忍耐的功夫。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世俗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以及超脱名利的旷达胸襟。 前两句描写庵堂周围环境。“天遣”二字,点明这是上天安排的,不可抗拒。“三山”是道教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它来指代佛家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隈”,是山弯曲的地方
【注释】 乙丑: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天行、日月:指自然运行。地江河:指自然界的江河。删订、劫(jié)不磨:意为经后人删定、修订,成为传世经典。一字断断:意谓文字被毁损断裂。秦火:即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烧《诗》、《书》百家之书。翻因疏解:意谓由于这些原因而重新加以疏解。漏卮(zhī):古代盛酒器,引申为典籍。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圣孔子对《尚书》的删定之功,颔联写孔子遭难时
无题四首 其四 (乙丑) 木兰替父剿胡戎,红玉襄夫立宋功。 谁教美人宫里战,西施不号女英雄。 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是一组富有深情和哲理的七言律诗。在这组诗中,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忠诚与牺牲的深刻理解。本首作为其中的第四首,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人深思。 “木兰替父剿胡戎”,此句以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喻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其三》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的痛苦。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读: - 诗句原文: 嚭左施右夫差笑,越王一霸吴宫沼。以奢覆国百世惊,除是隋炀弹独调。 - 翻译解释: 嚭(pǐ)左右辅佐着夫差,夫差却嘲笑越王。越王曾一度成为霸主,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果不是隋炀帝用弹弓自取灭亡,恐怕也会引起类似的震惊。 - 注释说明: - 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