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视扶苏骨肉离,逐臣心地辣无疑。
秦廷如果悬明镜,照胆应先照李斯。
【注释】
坐视:看着。扶苏:《史记》记载,秦二世时,大臣赵高欲杀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帝,丞相李斯反对,因谏被赵高囚禁于上年(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不久被迫自杀。骨肉:指扶苏、胡亥。逐臣:放逐之臣。心地:内心。辣:疑也。明镜:比喻清明正直的君主。照胆:比喻敢于直言。应:应该。李斯:赵高的同党,原为秦国宰相,因反对赵高阴谋而被赵高所囚,后被迫自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赵高迫害李斯的愤慨和谴责,同时对秦始皇的昏庸暴戾表示不满。
诗前两句“秦镜”二字,暗含讽喻。秦代以铜制成圆形的鉴形器,用以照人面影,故称“秦镜”。赵高用它来诬陷忠良,故称“坐视扶苏骨肉离”。赵高想借“秦庭”这面“明镜”,来照出他的奸邪罪行。然而,“照胆应先照李斯”,赵高却要首先照出自己的罪证。这里“照胆”是反语,意在揭露赵高的罪恶。赵高诬陷忠良,自作贼心,其心可诛;但更值得痛斥的是,他还要利用“秦镜”来陷害忠良,暴露其丑恶面目。
诗后两句“秦廷”二字,直指朝廷。赵高想借“秦廷”这面“明镜”,来照出他的奸邪罪行。然而,“照胆”是反语,意在揭露赵高的罪恶。赵高诬陷忠良,自作贼心,其心可诛;但更值得痛斥的是,他还要利用“秦廷”来陷害忠良,暴露其丑恶面目。
全诗采用设问的方式,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一气呵成,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