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则原来在本身,君家和气盎如春。
解纷排难孚忠信,不假言词折服人。
【注释】:
作则:效法,做榜样。本来:原来。盎(ǎn)如春:形容气氛温暖和畅。孚(fú):通“服”,信服。折服,使心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曹操为鉴戒,颂扬了其“解纷排难”的忠信品质与气度,表达了作者对“解纷排难”精神的高度赞赏之情。
首联“作则原来在本身,君家和气盎如春”,意思是说,作为表率的人本来就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本”、“盎”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本质、充盈的意思。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正是因为他具备这样的品质,即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和煦气息。这种气质不仅使他能够赢得民心,更使他能够化解纷争、排除困难,从而赢得了忠诚信义的支持。
颔联“解纷排难孚忠信,不假言词折服人”,进一步赞美了曹操在解决纷争、排除困难时所展现出的诚信与智慧。曹操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并非依靠华丽的言辞或夸张的手法,而是凭借他的真诚和智慧,通过实际行动来赢得他人的信服。这种以诚待人、以智取胜的方式,是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
尾联“不假言词折服人,”意味着曹操并不依赖华丽的言辞或夸张的表现来获得人心,而是凭借他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信服。这里的“折服”是指说服别人,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而曹操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正是因为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他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自己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功。
这首《柬曹岐鸣二首 其一(乙丑)》通过对曹操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示了他在解决纷争、排除困难时的卓越品质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解纷排难”精神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