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身琐屑必经营,不喜空谈纸上兵。
古衣冠须归束好,奇书画要拆开评。
寒门特起驹无匹,盛世调元凤不鸣。
式化乡闾吾分内,漫云声价必科名。
【注释】
寄赠:赠送。须孟修同学,指作者的好友。乙丑: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4年)。
治身琐屑必经营:治理自身琐碎的事,必须精心地筹划安排。治身,指修身养性之事。
古衣冠:古代的衣服和头巾。古人常戴帽子和披衣裳。归束好:整理好。
奇书画:奇异的书画。拆开评:分别评论。
寒门特起驹无匹:寒门出身的人特别出众,没有可比的。驹,小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无匹,无与伦比。
盛世调元凤不鸣:太平盛世,贤人才能不被重用,如凤凰不鸣。调元,指选拔贤能。
式化乡闾:在乡村里教化百姓。式,法式,规范。
漫云:随意说说。
科名:科举考试中取得的成就或功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好友“须孟修”的诗作。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内容上可以分为四组。前六句主要写朋友应进士举,自己送别的情景;最后一句抒发了友人不应科举、而当乡里教化之官的想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
首句开门见山,直说朋友应进士举,自己送别。次句以“不喜”二字,道出对科举的看法。第三句承第二句,指出朋友应举的原因,即要整治衣冠,故“归束好”,要评点书画,故“拆开评”。第四句进一步说明朋友应举的原因,既因家贫而不得仕,又因时代未到而不得仕,因此希望他不要埋没于寒门之中。
中间六句是作者劝慰友人的话。第五句以古衣冠比朋友,指出其不凡的才识。第六句以奇书画自比,表明自己的志趣。第七句用典说明友人不能出仕的原因。第八句以盛世不调元的贤人凤鸟比友人,劝其不要埋没于乡里。这六句都是劝慰友人,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结尾三句是诗人的祝愿。末一句以乡里教化之官的身份自许,表示愿为国为民尽职尽责。二句用意深远,既表明诗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又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与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