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风景奈何春。
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
帘外杏花村。
江南忆,秋气倍关人。
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
谁道不销魂。

江南忆,风景奈何春。

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

帘外杏花村。

江南忆,秋气倍关人。
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
谁道不销魂。

注释:

  1.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特指中国东南地区的总称。
  2. 风景奈何:多么美好,却无法挽留。
  3. 鹅子:鹅蛋。蘸:蘸取。
  4. 丝黄:形容颜色浅黄。淡:浅淡,不浓重。
  5. 鸭头:鸭子的头部。染水:被水染色。绿潾潾:形容水面上漂浮的水草等绿色物体,闪烁着光泽。
  6. 帘外:窗外。杏花村:以杏花为主题的村落。
  7. 秋气:秋季的气候和气息。关人:牵动人心。
  8. 楚塞:指楚国的边塞。鸿:大雁。
  9. 吴江:指太湖边的江河。枫:秋天常见的树木。落:落下。
  10. 谁道:谁说。销魂:极度伤心或陶醉到极点。

赏析:
本意二首是王夫之创作的两首词曲,表达了对江南景色的深深怀念之情。其中第一首“江南忆,风景奈何春”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景,而第二首则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之美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第一首中,王夫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江南春天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两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小动物们与春天景象的和谐共处,还增添了几分生动趣味。尤其是“鹅子”,它在水中轻轻一蘸,便使得黄色更加鲜亮,仿佛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而“鸭头”,则像是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跳跃,其绿色的羽毛在水中显得格外醒目,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第二首则转向秋天,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氛围和情感。“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两句,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看着远处飞回楚国边塞的大雁,心中或许既有一丝寂寞也有一种期待,而吴江的枫叶在雨中纷纷飘落,更增添了一份凄凉美。“谁道不销魂”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这种情感的直接抒发,表达了他对这种美丽景色所引发的强烈情感反应。

这两首词曲通过对江南春季和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们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情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