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如镜复如酥。
柳色迢迢入大沽。
亭午银鱼风渐小,一帆春水到蠡吾。
湖光如镜复如酥。柳色迢迢入大沽。亭午银鱼风渐小,一帆春水到蠡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创作的《赵北口柳枝词》。诗中描绘了湖光、柳色和春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湖光如镜复如酥:湖水清澈如镜,又如同涂抹了一层酥油般光滑。这里的“如镜”形容湖水清澈透明,能够映照出天空和云彩;而“如酥”则形容湖水的光泽柔和细腻,如同酥油一般。
- 柳色迢迢入大沽:柳树的颜色远远地映照在大沽,给人一种遥远而美丽的感觉。这里的“迢迢”表示距离遥远,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而“入大沽”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颜色如何映照在大沽上,使得大沽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 亭午银鱼风渐小:到了中午时分,银鱼在水面上游动,风也逐渐变得柔和起来。这里的“亭午”指中午时分,而“银鱼”则是水中的一种生物,它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而“风渐小”则描述了风力逐渐减弱的情况,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一帆春水到蠡吾:一只帆船带着春天的气息驶向蠡吾。这里的“一帆”指的是一只帆船,它载着春天的气息向着远方驶去;而“春水”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而“到蠡吾”则表明这只帆船最终抵达了目的地蠡吾。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 诗中的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可以感受到湖光、柳色和春水的美景。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 诗中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湖光、柳色和春水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 诗中的用词精准且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和艺术造诣。例如,“湖光如镜”“柳色迢迢”“风渐小”等词语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