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人物画手谁第一?
晋有卫协吴曹兴。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制姿崚嶒。
此图在世逾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恨不作图双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
周文矩庄子说剑图,后有董宗伯书《说剑篇》。
这是一首描绘周文矩的《庄子说剑图》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作,表达了作者对画作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赞美之情。
译文:
周文矩的庄子说剑图,后面有董宗伯写的《说剑篇》。
谁是古今人物画中第一手?
晋有卫协吴曹兴。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制姿崚嶒。
此图在世逾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恨不作图双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
注释:
- 周文矩的庄子说剑图,后面有董宗伯写的《说剑篇》:这首诗是赞美周文矩的庄子说剑图和董宗伯的《说剑篇》。
- 谁是古今人物画中第一手?:这句话是对画中人物的评价,认为画中人物技艺高超,无人能及。
- 晋有卫协吴曹兴:这句话是对画家的介绍,卫协和吴曹兴是晋代著名的画家。
-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制姿崚嶒:这句话是对南唐画家周生的赞美,认为他的画更加奇特新颖,线条瘦劲有力,姿态峻峭挺拔。
- 此图在世逾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这句话是对画作的描写,表示这幅画作历经千年依然光彩照人,虽然墨色已经暗淡但是仍然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
-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这句话是对画作中人物的描述,描绘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状态和姿态,以及画面中的烟雾缭绕、篆刻交织的景象。
-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这句话是对画作中五名剑客的形象描述,他们眼神凶狠、发型突出,身穿短袍配戴华丽的胡缨。
-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这句话是对画作中两名剑客的描述,他们站在旁边侧身而立,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手中剑光芒四射,如同星辰般璀璨。
-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这句话是对画作中三名剑士的描述,他们的头高昂着望向右侧,其中两名剑士紧紧按住剑柄,神情紧张而激动,而另一人则拔剑向前一步,气势威猛如同狮子般咆哮,准备扑向敌人。
-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这句话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表示这位画家的笔力如同利剑一般,锋利无比,足以抵挡敌人的进攻。
-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这句话是对庄子说剑故事的引用,表示这个故事既豪迈又快速,让人仿佛能够看到十步之外的情景。
-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这句话是对画作中笔墨运用的赞美,表示这幅画作中的笔触灵动流畅,无论是泼墨还是挥毫都如同飞翔的燕子一般自由自在。
-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这句话是对画作中墨色的描写,表示墨色在云间变幻莫测,既有刚劲有力的一面又有柔和细腻的一面,与钟王的书法相比也毫不逊色。
-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这句话是诗人对画作中吴兴书法的评价,他表示自己曾经见过吴兴书写的《说剑》,对其赞不绝口。
- 恨不作图双妙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他希望能够拥有两幅这样的画作来欣赏其中的妙处。
-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亲自创作这幅作品的遗憾。
-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对画作的感受,他在观赏画作时不禁感慨万千,仿佛置身于金石之间,感受到了画作的神韵和灵气。
-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这句话是诗人对周生画作的评价,他认为周生巧妙地继承了后主的书法艺术,并且其作品的风格清新脱俗。
-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画作中历史场景的描述,他感叹这些历史场景触动了他的情感,让他感受到了古今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