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关苍苍柳阴碧,宝马流苏纷络绎。
日中传呼洗象来,玉河波射珊瑚赤。
须臾钲鼓千云霄,万夫声寂如秋宵。
虎毛蛮奴踞象顶,丘山不动何岧峣。
岸边突兀二十四,直下波涛若崩坠。
纵横欲蹴鼋鼍宅,腾踏还成鹅鹳队。
乍如昆明习斗战,万乘旌旗眼中见。
又如列阵昆阳城,雷雨行天神鬼惊。
奴子胡旋气遒壮,忽没中流狎巨浪。
撇波一跃万人呼,幡然却出层霄上。
今年丞相收夜郎,扶南盘况旧王章。
远随方物贡天阙,屹然立仗金阶旁。
圣朝自不贵异物,致此亦足威遐荒。
黄门鼓吹暮复动,海立山移浩呼汹。
大秦狮子多威神,山林岂是天家珍。
【注释】
洗象:给大象洗澡。苍苍:茂盛的样子。流苏:马笼头的装饰物,下垂像羽毛。玉河:指黄河。日中:中午的时候。须臾:顷刻之间。钲鼓:古代军队中的号角和鼓。丘山不动:形容象的庞大。突兀:高耸。万夫声寂如秋宵:形容大象行走时发出的响声很大,好像在秋夜中一样寂静。虎毛:大象的皮毛,这里借指大象。昆阳城:东汉初年的一座城池,在今河南新野县南。昆明:即昆明国,古代西南夷国名,这里借指大象。昆明习斗战:大象用鼻子卷起尘土,用来战斗。列阵:指摆开阵势。天阙:指皇宫。威遐荒:威慑远方的荒蛮之地。黄门:指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侍从人员。鼓吹:指乐队演奏的音乐或军乐。暮复动:傍晚时分又响起了音乐声。大秦狮子多威神:指印度狮子,因为印度是大秦的别称。山林岂是天家珍:比喻这些珍奇之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宝物,而是地上的东西。
【赏析】
《洗象行》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洗象场景的描绘和对象群行动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赞美之情。
首联“水关苍苍柳阴碧,宝马流苏纷络绎。”通过描写水关、苍苍的柳树、宝马流苏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洗象活动即将开始的消息。
颔联“日中传呼洗象来,玉河波射珊瑚赤。”进一步描绘了洗象活动的盛况。太阳当空之时,人们纷纷呼唤着大象来参加洗象仪式,河水中映照出的阳光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这里的“波射珊瑚赤”形象地描绘了河水中的倒影,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须臾钲鼓千云霄,万夫声寂如秋宵。”则通过描写鼓声和万夫齐声的情景,表达了洗象仪式的庄严和壮观。锣鼓震天,万人齐呼,场面宏大而肃穆,让人不禁想起古人对于天地之间的敬畏之情。
尾联“虎毛蛮奴踞象顶,丘山不动何岧峣。”“虎毛蛮奴”指的是那些骑着大象的士兵,他们威风凛凛地站立在象背上;而“丘山不动”则描绘了大象的巨大身躯,给人一种巍然屹立的感觉。这两句既体现了大象的力量,也反映了人们对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岸边突兀二十四,直下波涛若崩坠。”则通过对岸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大象行走时的气势磅礴。二十四座山峰突兀地耸立在岸边,仿佛随时都可能被波涛冲击而倒塌。这里的“崩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景象,使人感到震撼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洗象活动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赞美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