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阜蒋侯祠,青溪江令宅。
传得石城诗,肠断芜城客。
【注释】
余澹心:即陆游,因号“放翁”。蒋侯祠:指东晋末年名臣陶侃的祠堂。钟阜: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青溪江令: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晚年居洛阳,故称香山居士。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江州刺史,时人呼其为江州司马。青溪在江州城北,与白公楼相对。石城:即石头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自石头城迁都建康(今南京)。芜城:指南朝齐武帝所建之南兖州,治所在建康。作者借陶、白二诗,表达自己对当时政局的失望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寄给友人的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陶、白二诗为题,抒发了他对当时政局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之情。全篇紧扣题目,从陶、白二诗入手,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忧国忧民的心情。
首联先写诗人到金陵后,游览钟山(即钟阜)的蒋侯祠,欣赏青溪江令白居易的宅第。钟山是南京的别名,而钟阜又是钟山的旧称。钟山位于南京紫金山上,山上有著名的钟山寺,山上山下有许多名胜古迹。钟山的蒋侯祠就是祭祀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公子札而建的一座祠庙。蒋侯祠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游览,心情自然舒畅。诗人又去游览了钟山的另一著名古迹青溪江令白居易的宅第。青溪江在长江北岸,是一条小河,青溪江令白居易,即指白居易。白居易晚年住在钟山脚下的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刺史任上,所以后人又称他的宅第为“香山居士”之居。这里,诗人既欣赏了钟山的名胜古迹,又游览了白居易的住宅,可谓游兴未尽。
颔联接着写诗人在钟山游览之后,又去游览了青溪江令白居易的故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听到传说,说是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叫做《石头城》的诗,这首诗写得非常感人,使得那些曾经到过石头城的芜城客们,肠断不已。石头城是三国时东吴孙权在石头山上筑起的城垒。后来,南朝齐武帝定都建康(今南京),把石头城改建成一座繁华的城市,并改名为“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这里所说的“芜城客”,就是指那些曾经到过建康的芜城人。
颈联紧承第三句,由回忆过去,转入现实。作者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图画:当年那些曾经到过石头城的芜城客人,看到现在建康城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心中一定感到无比震惊吧。诗人用“肠断”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心境,说明他们对于眼前的变化是多么地惊讶,多么地难以接受。这一联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以及忧国忧民的心情。
尾联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展开议论。作者说:“如今,我们国家的政局怎么样呢?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关心吗?”作者认为,既然当年那些石头城里的客人们会感到震惊,那么我们今天也应该更加关心国家的命运了。
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前两联写景抒情,后两联议论时事。全诗一气呵成,毫无突兀之处,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老健凌厉”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