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回首望金城,古迹萧条感乍生。
秃节尚怜苏属国,党人终赖窦游平。
白头郁郁身前事,青史悠悠世上名。
千里终南山色好,一枝筇竹万缘轻。
武功道中
在武功县(今陕西咸阳)回望金城,古迹萧条让我感慨不已。
秃节尚怜苏属国,党人终赖窦游平。
白头愁绪郁结于前事,青史记载着世间名声。
一枝筇竹轻。
武功回首望金城,古迹萧条感乍生。
秃节尚怜苏属国,党人终赖窦游平。
白头郁郁身前事,青史悠悠世上名。
千里终南山色好,一枝筇竹万缘轻。
武功道中
在武功县(今陕西咸阳)回望金城,古迹萧条让我感慨不已。
秃节尚怜苏属国,党人终赖窦游平。
白头愁绪郁结于前事,青史记载着世间名声。
一枝筇竹轻。
【注释】 即目:放眼远望。 萧条:冷落、寂寞。 苍茫:迷蒙模糊,形容天色昏暗不明。 楚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水,因楚国曾在这里建立都城,故称。 晦:天暗。 蒙蒙(méng méng):形容雨雾笼罩。 【译文】 眼前所见秋雨潇湘,黄昏时楚江笼罩着一片暗淡景象。不时地看见一叶扁舟,在迷茫的烟云外缓缓驶过。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首句“萧条”二字用得极为精当
寄宋牧仲 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满头。 谁识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 注释版: - 尚书:古代官名,此处指宋代的尚书,掌管政务。 - 北阙:指皇宫北门,常用以代称朝廷。 - 开府:古代官员的封号,此处可能指的是宋朝的官职。 - 南:方位词,指南方或南方地区。 - 朱颜:形容年轻貌美。 - 两:数词,二。 - 年:时间单位,年。 - 少:形容词,表示年轻或年少。 - 王扬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东湖胜事拟西湖”的意思是:想象中的东湖美景就像那西湖一样美丽。“幻出烟江叠嶂图”的意思是:想象中的烟波浩渺的东湖美景,就像是一副烟江叠嶂画。“也似坡公憩龙井”的意思是:想象中的烟波浩渺的东湖美景,也像是苏东坡在龙井边品茗休憩的情景。“不知曾有辨才无”意思是:不知道苏轼是否曾经到东湖来过。 【答案】 题烟江叠嶂堂 东湖胜事拟西湖,幻出烟江叠嶂图。 也似坡公憩龙井
注释: 1. 清远如苕霅:苕霅指的是苕溪、霅溪,都是浙江的地名,这里比喻诗人所处之地景色清远。 2. 檀栾即渭川:檀栾指的是山势起伏的样子,渭川是渭河的支流,这里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3. 卷帘度沙鸟:卷帘是指推开窗帘,沙鸟是指沙洲上的鸟儿,这里指诗人透过窗户看到沙洲上飞过的鸟儿。 4. 倚槛集江船:倚槛是指靠在栏杆上,江船是指停泊在江边的船只,这里指诗人站在栏杆旁边看着江上的船只。 5.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部分(“凤阳鼓楼楹联”) 1. 相阴阳:观察天象,推测季节和气候变化。 2. 度原隰(qì):测量地面的高程和地势,泛指对地理环境的了解。 3. 想前朝创业艰难,惟余陵寝盘空:回想古代王朝的建立和统治是多么艰辛,只有皇帝的陵墓高耸于天际,象征着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 4. 江淮带郭:江淮地区环绕着都城,显示了国都的重要性。 5. 望离离满眼旧山川:放眼望去,旧山河在目
【注释】: 七十二峰:山名,位于江西南昌。 下陈:《汉书•地理志》载:“下陈在豫章郡之南,有赣水,其支流东注于江。”即今江西省的余干县一带。 渔洋:地名,今江西南昌市。 具区:又名“具山”,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因晋代王羲之曾在此隐居,后人遂称该地为“具区”。 云梦:古泽薮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县西北,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一个大湖泽。 君何有:您有什么呢? 却对:回头看。 故人:老朋友。 【赏析】:
【注释】 1. 瓦官寺:位于今南京市,是南朝梁代所建的佛教寺庙。因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寺中大建佛塔,故又称佛塔寺。 2. 骠骑少:骠骑将军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曾任隋文帝杨坚的骠骑将军(即骠姚将军),所以称骠骑将军为骠骑少。 3. 虎头难:虎头将军贺若敦,字子华,是贺若敦的儿子,也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曾担任虎贲郎将,所以称“痴似虎头难”。 4. 梵响:佛教的梵声,指寺庙中的钟鼓之音。 5.
【注释】 西陵:地名,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区。竹枝:古曲名,《乐府诗集》中载有“竹枝词”,为民间歌谣。荷灯:即荷花灯。绿萝:指荷叶。百尺:形容灯高。续:接着,接下去。 【赏析】 《西陵竹枝词》,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风俗的民歌。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的前三句以竹枝词的音调,描写了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
注释: 1. 燕寝:古代帝王、贵族居住的地方。凝香:花香浓郁。2. 放衙:指官吏休假。花底:花下,即树下。3. 羡君五字风流甚:你写诗很有文采,我很羡慕。4. 左司:左丞相的官署,代称左丞相。5. 文章替左司:用文章代替左丞相的职责。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人的诗。首句“燕寝凝香画戟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诗人在燕寝中,享受着花香,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第二句“放衙花底鹤相随”
【注释】 爱汝王官谷,他年拟借居:爱,喜爱;王官谷,指王屋山一带的田园。他年,未来的日子。拟,打算。借居,暂居。 三峰当户牖,五姓足樵渔:三峰,指天台山中的三座名山。当户牖,在窗户外面。五姓,指五座山峰。足樵渔,足够做山林里的樵夫和渔人。 田舍堪怀古,茅茨宜读书:田舍,指农家的房屋。堪,可以。怀古,怀恋古迹。茅茨,用草盖的屋脊,引申为简陋的房舍。宜,适合。 独怜好身手,归去注虫鱼:独怜,特别珍爱
马伏波祠 冥冥炎海伏波祠,肃肃灵旗故国思。 万里功名铜马式,五溪淫潦跕鸢时。 隗嚣讵识真王异,朱勃终惭地下知。 空忆平生少游语,归来款段悔教迟。 注释: 马伏波祠:指的是东汉名将马援的祠堂,位于今湖北宜都市西北的长江边。 冥冥炎海:形容大海无边无际,深邃莫测。 肃肃: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灵旗:指军旗。 万里功名铜马式:比喻马援在战场上所建立的战功和威名,如同铜马一样辉煌。 五溪:指湘水、沅水
长寿县吊雪庵和尚 枳县秋风怆客魂,金川遗事忍重论。 谁从鱼服悲宗国,惟有乌朝恋旧恩。 叶下沅湘愁北渚,芜生鄢郢哭东门。 至今松柏滩头水,呜咽寒潮吊屈原。 注释: 长寿县:指今四川省万源市。吊雪庵和尚:即《吊雪庵》诗,是杜甫在公元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所作。《吊雪庵》诗中说:“君看江上黄牛渡,谁遣风吹渡口石?黄牛渡口是长江与渠县交界处,地势险要,水流湍急,诗人曾在此作过诗。 枳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表达了他对姜贞毅先生深沉的怀念之情。 全诗如下: 挽姜贞毅先生 曾闻碧血裹朝衣,沧海横流万事非。 生已变名吴市去,死当埋骨敬亭归。 空山落日鸣鶗鴂,孤墓深春长蕨薇。 魂傍要离君爱弟,英灵来往怒涛飞。 注释与赏析: 1. 曾闻碧血裹朝衣,沧海横流万事非。 - “曾闻碧血裹朝衣”:这里引用了姜贞毅先生的事迹,他曾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用生命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以下是对《汉武帝通天台址》的逐句释义: - 第一联:「通天台畔望咸京,秋入秦川雨半晴。 - 解释:诗人站在通天台的边上远眺长安,秋意渐深时,秦川地区已是细雨纷纷,但天气逐渐晴朗了。 - 注释:「咸京」是长安古称,「秋入秦川」描绘了季节和地理位置,「雨半晴」则表达了天气的变化。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秋日的细雨和晴朗的天空,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色的能力。 - 第二联:「御宿不来仙掌散
诗句:华州齐云楼上望京师,渭水东流无尽时。 译文:我在华州齐云楼上远望京城,渭河之水向东流淌,永不停歇。 注释:华州齐云楼,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境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齐云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于家乡、故土的深厚感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齐云楼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完美结合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送韦评事赴安西》,全诗如下: ```plaintext 何处依依动客愁,蒲津云物迥高秋。 河声近挟中条雨,关势遥分太华旒。 人代茫茫双去鸟,夕阳渺渺独归舟。 京华故国俱千里,心折西风鹳雀楼。 ``` 注释: - 蒲津:地名,位于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是古代重要的渡口。 - 中条山:在山西省境内,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五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