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台畔望咸京,秋入秦川雨半晴。
御宿不来仙掌散,宫车已往露盘倾。
神光遥指虚无影,渭水长流日夜声。
此去西风茂陵路,祇应肠断沈初明。
以下是对《汉武帝通天台址》的逐句释义:
第一联:「通天台畔望咸京,秋入秦川雨半晴。**
解释:诗人站在通天台的边上远眺长安,秋意渐深时,秦川地区已是细雨纷纷,但天气逐渐晴朗了。
注释:「咸京」是长安古称,「秋入秦川」描绘了季节和地理位置,「雨半晴」则表达了天气的变化。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秋日的细雨和晴朗的天空,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色的能力。
第二联:「御宿不来仙掌散,宫车已往露盘倾。**
解释:皇宫中的住宿处(御宿)没有仙人来散去仙气,而皇帝的车子已经离开,留下了露水打湿的盘子。
注释:「仙掌」指的是仙人留下的仙气,「宫车」指的是皇帝的车子,「露盘」则是一种古代用于盛露水的器皿。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宫廷空寂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第三联:「神光遥指虚无影,渭水长流日夜声。」
解释:远处的神光指向虚无的影子,渭水潺潺流淌,日夜发出声音。
注释:「神光」指的是神秘的光芒,「虚无影」指的是不可捉摸的影子,「渭水」是中国的母亲河,「日夜声」则强调了河流的连续性和生命的活力。
赏析: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永恒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皇宫、御宿、宫车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生命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