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庙傍黉宫,六贤共烝尝。
昨秋大风雨,摧我西庑雘。
周垣半倾圮,不能庇堂皇。
率先亟修筑,勿使沙栎荒。
榱桷新丹雘,木门饰仓琅。
登堂荐蘋藻,肃然对冠裳。
即事有枨触,沾襟涕浪浪。
畴无君亲恩,俯仰默感伤。
【注释】
(1)六贤祠:东汉末年,南阳郡有六位贤人,他们共同祭祀。后来称为“六贤祠”。
(2)烝尝:古代帝王或贵族祭天地、宗庙时,要杀牲以献于鬼神享用的仪式。这里指六贤祠中供奉的圣贤们。
(3)黉宫:学宫。
(4)摧:毁坏。西庑:东边的廊屋,为藏书之所,也指藏书楼。雘:同“椽”,屋栋的木料。
(5)周垣半倾圮:四周的墙壁已坍塌一半。周垣,四面围墙。
(6)沙栎荒:沙砾和栎树丛生的荒芜地方。沙砾,沙土。
(7)榱桷新丹雘:椽子、檩子涂上了朱红色的油漆。榱,通“椽”。
(8)仓琅:漆器名。
(9)登堂荐蘋藻:登上祠堂,献上祭品。蘋,水草,古人用以制祭品。藻,即“茆”,茅草,也用来做祭品。
(10)对冠裳:面对祭服和祭器。冠裳,古代礼服。
(11)即事有枨触:见到这些情景触动了心事。枨触,触动心事。
(12)沾襟涕浪浪:泪水涟涟。沾襟,衣襟沾湿。浪浪,流泪的样子。
(13)畴无君亲恩,俯仰默感伤:难道我没有君亲之恩吗?只是默默地感到悲伤。畴,岂。
【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五年(220)。据《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载,王朗曾上书曹操劝其称帝,后被免官。建安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王朗因与曹丕不和,被贬为关内侯。王朗在朝中失势后,回到故里安居,但心有不甘,于是在家乡修建六贤祠,并写下这首诗。
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写重修六贤祠,供奉先贤;第二节抒写作者看到六贤祠被风雨摧毁后的感慨;第三节抒发自己对君亲恩德的感慨和悲愤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交代了重修六贤祠的目的。第二句点明六贤祠的位置——学宫中。这两句是说,我在学宫旁边为六贤祠重新修建了房屋。接着用三个排比句描写六贤祠被风雨所毁的情况。第三句承接前文,说明六贤祠已经半倒。第四句承上启下,写出了自己急于修建六贤祠的心情,希望它能像沙石一样坚固。第五句进一步描绘出六贤祠的壮丽景象。第六句写登上祠堂,献上祭品的场景。第七句表明自己肃然起敬的态度。最后两句则转入对六贤祠所供奉的人和事的思考和感受。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结构严密紧凑,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