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怀人水一方,前期真负菊初芳。
西园旧望推吴质,东海新诗见伟长。
尺素几时虚问字,暮云无际忆联床。
何当漉酒东篱畔,细嚼黄花傍夕阳。

这首诗是徐觐扬在江上思念友人,写于他与诸暨的友人看菊花时不至。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按原韵排列。

第一组:

  • 诗句:江上怀人水一方
  • 译文:江上怀念着人,水面显得宽广无垠。
  • 注释:江上指诗人所在的地点;怀人即怀念朋友;水一方指江面广阔无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赏析:首句以“江上”开头,营造出一种孤寂、辽阔的氛围,为后文的思念之情奠定了基础。同时,“水一方”也巧妙地运用了地名,使读者能够立刻联想到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增强了诗歌的地域特色和情感深度。

第二组:

  • 诗句:前期真负菊初芳
  • 译文:错过了秋天赏菊的最佳时机,真是太遗憾了。
  • 注释:前期指秋天时节;菊初芳即菊花刚刚绽放的美丽景象。这里的“前期”和“菊初芳”都体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 赏析:第二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能及时欣赏到这一美景的遗憾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真实、动人。

第三组:

  • 诗句:西园旧望推吴质
  • 译文:曾经在西园仰望星空,想象过吴质这样的人物。
  • 注释:西园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附近或某个美丽的花园;吴质是指古代的一位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著称。这里的“推吴质”意味着诗人曾在西园仰望星空,并幻想着像吴质那样才华出众的人物。
  • 赏析:第三句通过“西园旧望推吴质”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憧憬。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下文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和依据。

第四组:

  • 诗句:东海新诗见伟长
  • 译文:在东海之滨,我读到了许多新的诗作,其中不乏伟长这样的佳作。
  • 注释:东海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或某座著名的海港城市;新诗指新写成的诗篇;伟长可能指的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或学者。这里的“见伟长”意味着诗人在东海之滨看到了许多像伟长这样的优秀诗人的作品。
  • 赏析:第四句通过“东海新诗见伟长”这一表述,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认可。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传播和传承的重视。

第五组:

  • 诗句:尺素几时虚问字
  • 译文:尺素如白纸般空白,不知何时才能与你见面交谈。
  • 注释:尺素这里代指书信;虚问字意即虚心请教或询问;尺素如白纸般空白,形容距离遥远或时间紧迫。这里的“几时”强调了时间的不确定性和迫切性。
  • 赏析:第五句通过“尺素几时虚问字”这一表述,传达了诗人对于通信往来的渴望和无奈。这不仅反映了当时交通不便的现实情况,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第六组:

  • 诗句:暮云无际忆联床
  • 译文:傍晚的云彩无边无际,让人不禁想起我们共同度过的温暖时光。
  • 注释:暮云指傍晚的天空;无际表示无限延伸;联床指共枕而眠,比喻亲密无间。这里的“无际”和“联床”都是用来描绘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 赏析:最后一句通过“暮云无际忆联床”这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和深沉,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

第七组:

  • 诗句:何当漉酒东篱畔
  • 译文:何时能再在东篱旁边,用清酒来庆祝我们的重逢?
  • 注释:东篱畔指东边的篱笆旁;漉酒意即斟酒庆祝。这里的“东篱畔”和“漉酒”都是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 赏析:最后一句通过“何当漉酒东篱畔”这一表述,传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喜悦。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也是对未来重逢的热切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