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求旧两相乘,正学术,正人心,挽救多方,元老何曾闲一日;
外攘内安俱未竟,为公恸,为私哭,师承七稔,鲰生更有泪千行。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挽,是哀悼的意思。挽联,又称对联,是指挂在门口两旁作为装饰的对偶语句。
谋新求旧两相乘,正学术、正人心,挽救多方,元老何曾闲一日;
外攘内安俱未竟,为公恸、为私哭,师承七稔,鲰生更有泪千行。
“谋新”与“求旧”相对,“正”与“挽救”相对,“元老”指张之洞,“鲰生”指作者自谦之词,意即自己。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1889年(光绪十五年)重阳节写的一副挽联,上联写张之洞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下联抒发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敬仰之情。
上联:谋新求旧两相乘,正学术、正人心,挽救多方,元老何曾闲一日。
谋新,谋求新的学问;求旧,寻求传统的学问;两相乘,相互抵消、相互抵消;正学术,端正学术;正人心,端正人心。挽救多方,挽回国家的多方面危机;元老,指张之洞;何曾,表示否定之意;闲一日,一天也没有休息。
下联:外攘内安俱未竟,为公恸、为私哭,师承七稔。
外攘内安,对外抵御侵略,对内安定百姓;俱未竟,都还没有完成;为公恸,为国事而悲痛;为私哭,为自己悲伤。师承七稔,老师从青年到老年有七十个春秋,师承七稔,指老师的教诲和教导。
作者用对仗的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危亡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