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东坡涑水为一人,恩礼宣仁终始重;
继益阳湘阴而千古,纲维华夏后先同。

【注释】:

  1. 张之洞:清末名臣,洋务派领袖。
  2.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3. 涑水:涑水河,发源于山西省,流经陕西、山西等省。
  4. 益阳湘阴:益阳,湖南益阳县(今属岳阳),为屈原故里;湘阴,湖南省岳阳县(今岳阳市)西洞庭湖。
  5. 后先同:先后相同的意思。
  6. 纲维华夏:维护华夏民族,即维护汉族的独立。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作者对张之洞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敬仰之情。全诗以历史人物为线索,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个人情感。
    上句“合东坡涑水为一人”,意思是将苏轼与涑水河联系起来,将他们视为一体。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诗中圣手、文冠古今”,而涑水河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这里,作者巧妙地将两位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他们共同贡献的赞美之情。同时,“恩礼宣仁终始重”一句,也表明了张之洞一生受到皇帝的恩宠和尊重。
    下句“继益阳湘阴而千古,纲维华夏后先同”则是对张之洞一生功绩的高度评价。益阳湘阴是指益阳(湖南长沙市)与湘阴(湖南汨罗市)两地,都是屈原的故乡,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作者通过对这两地的描述,暗示了张之洞的忠诚和智慧。同时,“纲维华夏”四字,则表明了他在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尊严方面的卓越贡献。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