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
【注释】
帝眷:皇帝恩宠。
耆臣:年高资深的大臣。
欧阳: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泽流:恩泽如水。皖水:指安徽的大江。
巴江:指四川一带的大江。
报国效驰驱:为国家效力奔走效劳。
最堪钦醇谨老成:最值得尊敬和敬重的是忠诚严谨老成的人。
宠贲(bèn)丝纶:受到皇上的宠爱并得到恩准。
邀定论:邀请别人来定下结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我是在十三岁时拜师学艺的少年学生。
领春风:接受春风的吹拂,比喻年轻有为。
王粲:三国时人物,曾寄居江夏(今湖北武昌),后因兵败无家可归。
牢落:孤单零落。杜陵:地名,即长安东面的万年县,这里借指故乡。
文章憎命:对命运多舛的文章感到厌恶。
只嬴得感恩怀旧:只能赢得别人的感激和怀念。
传衣钵到来生:传授技艺给来生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李菡联的赠诗。诗中称颂李菡联忠孝廉直,才华出众,对其人格和才能极为敬佩,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李菡联的敬仰之情。
首联“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赞扬李菡联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以及他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李菡联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颔联“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则是对李菡联的赞颂和自谦。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年少与李菡联的成熟,表达了对李菡联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有力。诗人通过对李菡联的赞誉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他的才华、品质和人生观念。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李菡联的敬意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