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入青冥,中断忽云树。
屏风九叠间,飞泉半空注。
奔腾过万山,至此陡欲住。
憧赫侔雷霆,一旦失凭怒。
有似千古愤,投入静者虑。
两崖青翠映,空色交相寓。
淡淡与天空,冥冥写秋素。
窈窕散馀波,疑作江汉雨。
幽光留人心,不觉白日暮。
皎月上澄潭,此身在何处。
庐山玉渊
高峰入青冥,中断忽云树。
屏风九叠间,飞泉半空注。
奔腾过万山,至此陡欲住。
憧赫侔雷霆,一旦失凭怒。
有似千古愤,投入静者虑。
两崖青翠映,空色交相寓。
淡淡与天空,冥冥写秋素。
窈窕散馀波,疑作江汉雨。
幽光留人心,不觉白日暮。
皎月上澄潭,此身在何处。
翻译:
庐山玉渊
高峰直插云端,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屏风般的九叠山景。山间飞瀑倾泻而下,仿佛是雷霆般壮观。瀑布奔流而过无数山峰,在这里似乎要停下来休息。瀑布如同古代的壮志凌云,一旦失去依托便愤怒不已。这种壮丽景象让人想起千古以来的悲愤,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其中。山崖上的绿意盎然,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瀑布的水花轻轻飘洒在空气中,就像江汉地区秋天的细雨一般。瀑布的幽光让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落山了。明亮的月光照在清澈的潭水上,使人感到迷失在这美丽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玉渊的自然景观,从高峰到九叠山,再到瀑布,每一部分都被描绘得生动形象。诗中的“高峰入青冥”和“屏风九叠间”,给人以高远、神秘的感觉;“飞泉半空注”和“奔腾过万山”,则展现了瀑布的雄浑气势;“幽光留人心”和“皎月上澄潭”,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