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发征夫,驱马万壑黑。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
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
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
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
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

注释:

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其一:从临川出发经过北道到达馀干山。

鸡鸣发征夫,驱马万壑黑。

早晨起床出发,驱赶马匹穿越万丈深渊的黑谷。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

抬头看着参星横挂天际,低下头却害怕悬崖上的石头倾斜。

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

烽火台在溪流边转来转去,树林里寒光逼人。

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

空旷的山谷中只有鸟儿在哀啼,百里外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

怎么知道草丛和灌木丛中没有凶猛的野兽藏匿?

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

狂风卷起客人的衣服,我站立着更加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前四句写清晨出发时的景色。“鸡鸣发征夫”,点明时序,表明是在黎明时分开始出行。“万壑”二句写出发后的行程,“万壑”、“黑”都形容山深林密、道路崎岖;“仰观”二句写途中所见,“参星”、“崖石”等都是自然景物;“烽回”二句写沿途所见,“烽”即烽火台,“转”即移动,“寒光逼”形容树木茂密,光线昏暗;“空山”二句写进入山林后所见,“空山”与“人迹”相对应,“鸟吟”与“无人迹”相照应,都突出了山野的幽静、荒凉;“安知”二句用反问语气写对山林中可能的危险情况的担忧,以引起下文对猛兽的描写。最后两句写风声和感叹,“惊吹”二句写旅途的艰险,风急天高;“伫立”二句写因风而引起的内心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难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