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知几曲,深处有楼台。
树杪江帆去,门前潮水来。
温风丹荔熟,明月素馨开。
童稚歌连袂,桥南浴始回。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建德江边夜晚住宿的情景。首联写景,写诗人在江边所见之景;颔联抒情,诗人触景生情,联想起自己的身世;颈联写景,诗人由江风联想到家乡的景物,又由月色想到家乡的美景;尾联抒情,诗人抒发了对家乡亲人和美景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清新淡雅,风格自然朴素。
【答案】
注释:①清溪:清澈的小溪。②几曲:曲折。③楼台:指山中小楼。④树杪(miǎo):树梢。⑤温风:微风。⑥丹荔
:鲜红的荔枝。⑦素馨:白色的茉莉花。⑧童稚:儿童。⑨连袂:手挽着手。⑩桥南:桥的南面。⑪浴:洗澡。
译文:
一条小溪不知有多少弯,水深处有座小楼台。
树上的鸟儿掠过江面,门前涌来阵阵潮水。
温和的春风中,荔枝成熟了,皎洁的月光下,茉莉花开放了。
孩子们手拉手唱歌,从桥南边回来沐浴。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兼咏物小诗。诗人乘船夜行至浙江,舟泊于建德江边,看到江上明月,便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首联写远景,诗人遥望前方,见一弯细长的溪流,两岸青山环抱,溪水曲折地流淌着,溪中有一座楼台,隐隐约约可辨,给静寂的夜晚增添一丝生气。诗人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山际,只见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照耀着大地。这“清溪”和“明月”两个意象,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颔联写近景,诗人将目光转向江面,看到树叶在江面上飘荡,仿佛江风吹动树梢,江面上漂来许多树叶,而江水也随着这些树叶一起流动起来,仿佛江水也在向下游漂流。而此时,江水已从门前流过,涌向大海。
颈联写诗人的思绪与感受。他想到了家乡的景色,想起了家乡的亲友,更想到了家乡的生活。诗人在想象自己回到家乡时,看到家乡美丽的景色:荔枝熟了,洁白如雪,香气扑鼻;茉莉花开了,洁白如玉,芬芳四溢。而这一切的美好景象,都离不开家乡的亲朋好友。而如今,他一个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无法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因此,他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们一定也在思念着他。同时,他也为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家乡的美好时光而感到惋惜。
尾联写诗人的感悟和情感。诗人站在桥头,看着江面上的水波和月亮,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不禁产生了一种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感伤。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多少个年头,而生命却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无法把握。他不禁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风格自然朴素。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