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能好客,园树亦先红。
鱼意空秋水,琴声散晚风。
心知上下古,人老去来中。
山色常如旧,神光自内充。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①“主人能好客”,是说园主待人热情好客,对宾客十分尊重;“主人”即园主,“能好客”即“善待客”。

②“园树亦先红”,是说园中的树木也最先染上了秋色。

③“鱼意空秋水”,是说秋天里,鱼儿的心思好像也随着秋水的空虚而飘荡起来。

④“心知上下古”,是说诗人知道历史的发展总是从上到下、从古至今的。

⑤“人老去来中”,是说人的一生是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自然发展的必经之路。

⑥“山色常如旧,神光自内充”,是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青山始终不改其色,它内在的精神光芒却永远充沛。

【答案】

示例:

秋日偕秦丈对岩小饮寄畅园

主人能好客,园树亦先红。

鱼意空秋水,琴声散晚风。

心知上下古,人老去来中。

山色常如旧,神光自内充。

译文:

主人能以客人为友,园子中的树木也最先染上了秋色。

鱼儿的心思好像也随着秋水的空虚而飘荡起来,琴声在傍晚的秋风中消散了。

我深知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都是自然的规律,青山的景色永远是那么美丽,它的内在精神光芒永远充沛!

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主人能好客”,“能”与下文的“亦”呼应,表明园主不仅善于待客,而且待人真诚热情,所以作者才敢在此与主人饮酒。“主人”“善”字也暗含于此。这两句既写出了园子的环境和主人的为人,又点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与主人共度良辰美景。“园树亦先红”,是对首联的补充和深化。园子里的树木也是最早感受到秋的气息,并且率先染上了秋色,这就更增添了秋天的浓郁气氛,也暗示着主人的盛情和酒菜的丰美。

颔联二句写情。鱼儿的心思似乎也随着秋水的空空荡荡而荡起波纹,琴声在傍晚的秋风中散去了余韵。这是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但写得十分传神,把人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境界,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颈联两句写志。“心知”“人老”两词,一语双关,既指自己的年事已高,又指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从而引出了“去来中”的慨叹,并由此而想到“青山不老”的传说。“青山”二字,既是眼前的实景,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

尾联两句写景。“山色常如旧”,是对前面景物的总结。青山绿水,四季长存,永不改观,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眼中的“神光”。而“神光”二字,又是对前面景物的升华和概括。

这首诗写与主人对岩小饮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共度良辰美景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与思考,表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