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杨花帝业消,龙舟东下泛春潮。
长堤帆影三千女,明月箫声廿四桥。
金井寒泉无绠汲,玉钩香土有魂招。
游人莫笑江都梦,赢得风流胜六朝。

【注释】

零落:凋零。帝业:指帝王的事业。龙舟:泛指船。春潮:初夏的江流。长堤:长长的堤岸。帆影:指船上的旗帜。廿四桥:即二十四桥,在今江苏扬州。寒泉:冷清的井水。绠汲:打水用的绳索。玉钩:精美的钩状物。魂招:用玉钩招引魂魄。风流:风雅俊逸的样子。六朝:指三国时期的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共六个朝代,这里泛指历代。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是作者在扬州时所作。诗中以杨花比喻繁华,以明月映衬箫声,以香土比喻人世,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扬州风光的喜爱之情。

首联“零落杨花帝业消,龙舟东下泛春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杨柳飘零,象征着帝业的衰落;龙舟在春天的江面上缓缓行驶,仿佛在泛着波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长堤帆影三千女,明月箫声廿四桥”则进一步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长堤上,无数女子乘船荡漾,她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片的帆影;明月下,箫声悠扬,仿佛来自廿四桥畔的歌声。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扬州的繁华盛景,又表现了诗人对扬州风光的喜爱之情。

颈联“金井寒泉无绠汲,玉钩香土有魂招”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扬州的富贵与凄凉:金井中的寒泉无人打捞,显得孤寂而寒冷;而玉钩般的香土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人们的魂灵前来。这句诗既体现了扬州的繁华盛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扬州繁华背后的寂寞与荒凉的感慨。

尾联“游人莫笑江都梦,赢得风流胜六朝”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与评价:虽然现在的扬州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它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足以胜过历史上那些繁荣一时却又迅速衰落的王朝。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扬州比作一个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王朝,表达了对扬州过去辉煌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扬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扬州的美丽风光与历史变迁,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独特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