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萧森万壑幽,凄清天气独登楼。
三更鹤唳惊回梦,万户砧声送到愁。
但使读书充腹笥,莫悲身世似传邮。
浮生几个成闲坐,且向花间判酒筹。

玉露萧森万壑幽,

凄清天气独登楼。

三更鹤唳惊回梦,

万户砧声送到愁。

但使读书充腹笥,
莫悲身世似传邮。
浮生几个成闲坐,
且向花间判酒筹。

此诗为宋代诗人陆游所作,以秋日景象和对人生感慨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生活哲思的独特见解。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玉露萧森万壑幽:“玉露”指的是秋夜的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美玉般珍贵。而“萧森”则形容山林中树木茂密、声音清冷。整句诗描绘了秋夜中万壑深林的幽静景色。
  • 凄清天气独登楼:“凄清”通常用来形容天气或环境显得寒冷或凄凉,这里用来描绘秋天的天气给人带来的感觉。同时,“独登楼”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季节里独自登高的感受,可能是出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孤寂。
  • 三更鹤唳惊回梦:“三更”通常指夜晚的某个阶段,大约是子时,即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之间。“鹤唳”是指鹤鸣的声音,通常在夜间被认为有灵性,能引起人的注意。这一句通过描绘深夜中鹤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令人惊醒的意境。
  • 万户砧声送到愁:“万户”形容数量众多,可能是家家户户都响起了捣衣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古代被认为是思念远方亲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这里的“送到愁”既传达了声音本身的情感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情绪。
  1.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从开头的“玉露萧森”,到中间“独登楼”的孤独感,再到结尾的“送到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也在情感上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2. 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个人仕途的挫折,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感受,诗人试图寻找心灵的慰藉。这种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构成了陆游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致描绘,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