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岫乱云黑,古林残日明。
台荒多鸟迹,楼圮断钟声。
山鬼披萝出,村僧夹涧耕。
前峰问何许,碣石绝人行。

云峰寺

赏析古代佛教文化圣地魅力

  1. 诗歌原文
    遥岫乱云黑,古林残日明。
    台荒多鸟迹,楼圮断钟声。
    山鬼披萝出,村僧夹涧耕。
    前峰问何许,碣石绝人行。

  2. 诗意解析

  • 遥岫乱云黑:描绘了远山的轮廓被浓重的云雾遮掩,形成一幅朦胧而神秘的景象。
  • 古林残日明:表达了在阳光照射下,古树林中的树影斑驳,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 台荒多鸟迹:反映了废弃的台地上鸟儿留下的足迹,增添了一份自然与野趣。
  • 桥圮断钟声:描述废弃的桥梁上不再有敲响的钟声,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前峰问何许:通过询问前方山峰的位置或意义,表达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 碣石绝人行:指古老的碣石因无人行走而显得更加孤寂和高远。
  1. 译文对照
    遥山云雾弥漫,群峦间云烟缭绕;
    古老林木中余晖尚存,映照着残阳如血。
    废墟之上,鸟儿的足迹遍布,
    断壁残垣之中,钟声已随风散去。
    山鬼穿萝而出,村僧于涧旁劳作;
    探问那前方巍峨之峰,何处是它所在?
    古碣静立于峭壁之上,行人绝迹无踪。

  2. 注释与赏析

  • 遥岫:远处的山峰。
  • 乱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残日:夕阳西下的景象。
  • 台荒:荒芜的台地。
  • 鸟迹:鸟类留下的痕迹。
  • 桥圮:坍塌的桥梁。
  • 碣石:刻有文字的巨石,这里指代古老的遗迹或景点。
  • 前峰:指前方的山峰或景观。
  • 问何许:询问山峰的具体位置或含义。
  • 碣石绝人行:指古老的碣石因无人探访而显得更加幽静。
  1. 诗歌背景
    始建于宋代,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东南4公里处的方山上,占地80余亩。这座寺庙不仅是一处宗教文化胜地,也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历代的修缮与发展,成为今天人们游览观光的重要场所。该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来访。例如,张大千、许世友等名人曾在此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云峰寺不仅以其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还因其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而闻名遐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