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秽光仪,年华亦已暮。
如彼兰蕙芳,离披向霜露。
子才逸卿云,复有鸾龙度。
慷慨泣明珠,光辉谁不顾。
吴越多知音,而今重词赋。
闻子父兄名,新知尽成故。
行矣路方长,时时望丘墓。
莫即学苏耽,仙成上烟雾。
【注释】:
(1)子才逸卿云:指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曾官右拾遗。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与张说、宋之问齐名,号称“王、杨、卢、骆”,称为四杰。
(2)鸾龙度:指陈子昂的诗才。鸾凤为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物,比喻杰出的人物。
(3)泣明珠:指陈子昂的诗作《感遇》三十首。其中“珠玉在山而草木润”等诗句脍炙人口。
(4)光辉谁顾:指陈子昂的诗才无人能赏识。
(5)知音:指知己的朋友。
(6)苏耽:传说中的神仙。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友人为契机,抒发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世态人情的感慨。全诗感情深沉,风格悲壮。
首句“白发秽光仪”,意思是说人到老年,头发花白,容颜枯槁,这是衰老的表现。这里用典,“光仪”即仪表仪容,指陈子昂的风采。次句“年华亦已暮”,意思是说人的一生也走到了尾声。这里也用了典,“年华”指青春年华,指陈子昂正当中年。两句一扬一抑,写尽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三、四句“如彼兰蕙芳,离披向霜露”,意思是说,就像兰花和蕙草一样,虽美却不免凋落于秋霜,这是对友人命运的担忧。这两句也是用典,“兰”和“蕙”都是香花,“芳”即芳香,指陈子昂的才华;“霜露”即秋天的寒霜,指陈子昂的遭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忧虑,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五、六句“子才逸卿云”,“逸卿”即指陈子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陈子昂的才华如同逸气冲天的卿云一样,不可阻挡。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扬,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殷期待。
七、八句“慷慨泣明珠”,“明珠”指陈子昂的诗作《感遇》三十首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佳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听到你的诗作就禁不住慷慨激昂,泪如雨下。诗人用“慷慨”一词来写自己的激动心情,用“泣”字来写自己对友人诗作的喜爱,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九、十句“光辉谁顾”,“顾”是动词,意为顾及,指陈子昂的诗才无人能赏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光辉业绩又有谁能顾及呢?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不平。
十一、十二句“吴越多知音”,“知音”是指知己的朋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吴地的人更多了解你的心声,如今你又要回到故乡去。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陈子昂曾经被贬谪到吴越地区。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世事的感慨。
十三、十四句“闻子父兄名,新知尽成故”,意思是说:听说你的儿子、父亲、兄长的名字,新结交的朋友都变成了老朋友。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对友人的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十五、十六句“行矣路方长,时时望丘墓”,意思是说:你去吧!道路还很长,你要时刻想着我,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表白。
十七、十八句“莫即学苏耽,仙成上烟雾”,意思是说:你不要学苏耽那样去做神仙,否则就会飞升到云雾缭绕的仙境中去。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忠告,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