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好峤岳,所至栖丹丘。
太华虽言好,未若归罗浮。
冲虚有云构,葛公所绸缪。
喑虎守洞穴,碧鸡松际游。
石乳滴人寒,花气随风留。
仙璈奏池底,月明声可求。
发晞笼葱林,手弄芙蓉鸥。
日月还雰虹,元气郁不流。
研精在玄奥,吾且以销忧。

【注释】

峤:山峰。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太平寰宇记》引《博物志》:“罗浮山,在海中,周回百里,其上多生金铁之矿。”

“冲虚观”三句写罗浮胜景,意谓罗浮虽佳,但不如仙都太华。冲虚观是道教的道场,道士修炼成仙的居处,所以作者在这里以冲虚观为背景,描绘了神仙们修炼成仙的神奇变化。

“云构”二句写冲虚观的建筑。葛公是晋葛洪,他在冲虚观里筑室炼丹,据说有云雾缭绕于其周围,所以称“冲虚”。“喑虎”三句写神仙们的生活情景。他们守着洞穴,在松林之间游息。石乳滴入人的口中,会感到寒气袭人,花的气息也会随着风向吹来。这些描写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仙璈”二句写神仙们演奏的音乐。他们在池底奏响仙乐,月光皎洁,歌声嘹亮。

“发晞”四句写仙女们的生活情况。她们的头发长而柔顺,像葱一样;她们在林间漫步,手捧芙蓉,就像在玩鸟一样。

“日月还”四句写日、月、星、虹的变化。它们在天空中运行不息,天地间元气郁勃不流,充满生机。

“研精”两句写仙人修炼。他们钻研玄妙的道理,消除心中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仙之作。诗中通过冲虚观这一特定环境,描写了神仙们生活和修炼的情景,并抒发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首联点出题旨,即作者平生喜好的是峻峭的山峰(峤岳)。所至之处都寄情于仙都(即仙都山,在今江苏宜兴市)的太华峰。这一句总揽全篇。

颔联紧承前句展开,进一步说明太华山虽然秀丽,但是比不上仙都山上的罗浮山。这里既写了罗浮山的自然美,也写出了仙都山的高峻之美。

颈联转入写冲虚观。冲虚观是道教的道场,道士修炼成仙的居处,所以作者在这里以冲虚观为背景,描绘了神仙们修炼成仙的神奇变化。

尾联回到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诗中写道:“日月还雰虹,元气郁不流。研精在玄奥,吾且以销忧。”意思是说,当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时,云雾弥漫如虹霓,天地间充满了生气。在这充满生机的世界里,我能够专心研究玄妙的道理,消除心中的忧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