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为忠养,清贫似素秋。
双鬃陶母尽,一缕敬姜留。
雀舌馀茶碗,蛛丝满药篝。
菇斋过九十,馨洁愧兰羞。
【注释】
哀述:悲叹。其七:诗中的第七首。
无以为忠养: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献给君王,以表达自己的忠诚。
清贫似素秋:清廉的节操,如同秋天一样清高。
双鬃陶母尽:用“双鬃”代指头发,陶母是东汉名将陶谦的妻子严夫人,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被世人称为“乌头”。双鬓如霜,故称“双鬃”。
敬姜留:指春秋时齐国女子敬仲之妻齐姜,她侍奉丈夫很贤惠,不贪慕富贵,只求夫妻和睦,所以后世称颂为“姜氏遗风”。
茶碗:茶具。
蛛丝满药篝:蜘蛛网上布满了各种药材。比喻药草很多。
菇斋:指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也指道门隐士。
过九十:过了九十岁的高龄。
馨洁愧兰羞:馨洁,香洁。兰羞,即兰花,这里比喻高洁的品质。惭愧自己不能像兰花那样清香高雅。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叙生平和遭遇,抒发了他对朝廷的失望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充满了愤懑不平之气。
前四句“哀述其七”,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失望之情。由于“清贫似素秋”,他觉得自己无法为朝廷尽忠报国,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双鬃陶母尽”,更是强调了他的清廉和简朴,就像东汉末年名将陶谦的妻子严夫人一样,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被世人称为“乌头”,但她并不贪图富贵,只是要求夫妻和睦。因此,他觉得自己无法像齐姜那样侍奉好丈夫,只能默默承受着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人转向了个人生活方面的反思。他感叹道:“敬姜留”,意指春秋时齐国女子敬仲之妻齐姜,她侍奉丈夫很贤惠,不贪慕富贵,只求夫妻和睦,所以后世称颂为“姜氏遗风”。然而,如今自己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过着孤独无助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他生活在一个充满蜘蛛网的环境中,这些蜘蛛网不仅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些蜘蛛网也隐喻了他在官场上的挫折和失败。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超越了九十岁高龄,但仍然感到羞愧,因为他无法像兰花那样清香高雅。这里的“香菇斋”指的是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也是指道门隐士。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一种高洁的生活。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他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绘和对官场的不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