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喜何为者,盈樽是荔浆。
三杯先祖母,一酌满仙香。
花发春初暖,莺啼日正长。
大欢陶令子,扶上读书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儿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儿喜何为者,盈樽是荔浆。”
注释:孩子们为什么高兴呢?因为满杯都是新鲜的荔枝酒。
赏析: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儿喜”的主题,即孩子因有新鲜荔枝酒而高兴。接着用“盈樽”形容酒杯中满满的荔枝酒,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
第二句:“三杯先祖母,一酌满仙香。”
注释:三杯酒先给祖母喝,一杯酒满溢着神仙般的香气。
赏析:“三杯”、“先祖母”表明了这是对长辈的尊重与孝敬;“一酌满仙香”则描绘了酒的香气扑鼻,令人陶醉。整句诗表达了孩子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孝心。
第三句:“花发春初暖,莺啼日正长。”
注释:花儿绽放在春天温暖的时候,鸟儿在晴朗的日子里歌唱。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花开花落,莺歌燕舞,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第四句:“大欢陶令子,扶上读书床。”
注释:大家都很开心地模仿陶渊明,一起爬上了读书床。
赏析:这句诗中的“大欢”表示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模仿陶渊明的样子,一起爬上了读书床,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体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快乐、孝顺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