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绝太行北,居庸第八陉。
长城横塞白,叠嶂逼天青。
未可凭飞将,何当弃大宁。
宣辽中路断,此地岂藩屏。
居庸 其一
险绝太行北,居庸第八陉。
长城横塞白,叠嶂逼天青。
未可凭飞将,何当弃大宁。
宣辽中路断,此地岂藩屏。
注释: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的八达岭一带,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地势十分险要。
译文:居庸关位于太行山北面,它是第八个关口。
注释:这里的“险绝”,形容居庸关地势险峻,地势极其险要。太行山,中国北方的一座重要山脉,这里指的是太行山的北面。
居庸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地势十分险要,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居庸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长城横塞白,叠嶂逼天青。
注释:长城横贯在塞上,白色的城墙与青色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
译文:长城横跨在塞上,白色的城墙如同白雪一般耀眼,而青色的山峰则如同碧水一般清澈。
注释:这里的“横塞”,形容长城横跨在塞上,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白色,形容长城的雪白颜色。
注释:这里的“叠嶂”,形容山峰层峦叠嶂,形态各异。
注释:这里的“逼天青”,形容山峰的颜色犹如蓝天一般清澈、明亮。
未可凭飞将,何当弃大宁。
注释:不能凭借飞将军来防御,什么时候才能放弃大宁?
译文:我们不能凭借飞将军的英勇来防御敌人,何时才能放下对大宁的执着?
注释:飞将军,指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以勇猛善战著称。这里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
何当,何时才能。
注释:何时才能?表示期待或疑问的意思。
注释:这里的“宣辽中路断”,是指明军在宣化地区被清军击败。
注释:这里是说,宣化地区的道路已经被切断,无法通行。因此,这里用“宣辽中路断”来形容明军在宣化地区的处境。
此地岂藩屏。
注释:这个地方难道不是边防重地吗?
译文:这个地方难道不是边防重地吗?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居庸关的战略地位的重视。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将领戚继光创作的《登临二首》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绘居庸关的险要地势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