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金山口,丰碑野火焚。
苔侵香水院,潭起黑龙云。
岳势当燕去,河流入塞分。
行人多再拜,天下大师坟。
金山
路入金山口,丰碑野火焚。
苔侵香水院,潭起黑龙云。
岳势当燕去,河流入塞分。
行人多再拜,天下大师坟。
注释:
- 金山:指中国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
- 路入金山口:形容道路穿过金山的入口。
- 丰碑野火焚:丰碑是指刻有历史人物事迹的石碑,野火焚烧意味着这些纪念碑被大火烧毁。
- 苔侵香水院:水院指的是庭院中的池塘或湖泊,苔藓生长在水边。
- 潭起黑龙云:潭是指深潭,黑龙云是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景象。
- 岳势当燕去:岳是指山岳,势当是形势,燕去是比喻山岳如燕子般飞去。
- 河流入塞分:塞是中国长城的要塞,河流入塞分是指河流从长城要塞分流而去。
- 行人多再拜:行人是指行走在道路上的人,再拜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先人的敬意。
- 天下大师坟:天下大师是指著名的学者或思想家,坟墓是指他们的墓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美景以及人们对其的敬仰之情。首句“路入金山口”,点明了诗人的行程目的地——金山寺。第二句“丰碑野火焚”,表达了寺庙内的石碑因火灾而毁坏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第三句“苔侵香水院”,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水院中的苔藓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祥和。第四句“潭起黑龙云”,将潭水与黑云相联系,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威严。第五句“岳势当燕去”,用燕去比喻山岳的气势,表达了对山岳的敬畏之情。第六句“河流入塞分”,描述了河流从长城要塞分流而去的景象,暗含着国家命运的波折。第七句“行人多再拜”,反映了人们对于先贤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通过再拜表达对先人无尽的追思。最后一句“天下大师坟”,点明了诗的主题,即颂扬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或学者的坟墓。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