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 这句诗中,“安石”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因隐居东山而得名,而“弃东山”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公”指的是贾汉复,即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提到谢安,暗示朋友应该效法谢安的隐逸精神,拥有自己的小天地。
  2. 贤于古人远矣: “贤于古人远矣”意味着贾汉复在智慧和品德上超越了古代的许多贤人。这里的“贤”指的是道德品质和智慧。
  3. 漫说少陵开广厦: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民生疾苦。这里的“少陵”是对杜甫的尊称。
  4. 彼仅空怀此愿: 这里的“空怀”表示虽然有志向但缺乏实际行动,“此愿”则是杜甫的理想。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贾汉复虽然有理想,但缺乏实践。
  5. 较之今日何如: “何如”是一个比较级的疑问词,用来询问两者之间的优劣关系。这里的“今日”指的是当下的社会环境。

译文:
我未曾听闻谢安选择东山隐居,你难道不想拥有这样一个避世的小天地吗?你的志向超过了古代所有的贤人。我只是随意谈论杜甫想要建起高楼大厦的愿望,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这一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代行为的对比,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诗人通过赞美谢安的隐居行为,暗示贾汉复也应该学习这种生活方式。同时,诗人也批评了那些只是口头上谈论理想而无法付诸实践的人,用杜甫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当代社会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