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宿萧山县,初谙越地情。
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
小艇穿罾过,驯牛放鼻行。
望边添雨景,蓑笠饷春耕。

注释:

信宿萧山县,初谙越地情。

住宿在萧山县,第一次了解越地的风土人情。

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

面朝大海(边海),说话带口音(土语过江生)。

小艇穿罾过,驯牛放鼻行。

乘坐小船穿过竹制的鱼网,把牛牵到田间耕地。

望边添雨景,蓑笠饷春耕。

站在岸上看雨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帮助农民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萧山县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场景。

首句“信宿萧山县”,表达了作者在萧山县住宿的经历。第二句“初谙越地情”,则表明了作者对越地风土人情的初次了解。第三、四句“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形象地描绘了当地人民的外貌和语言,以及他们的语言特点,即“土语过江生”。第五、六句“小艇穿罾过,驯牛放鼻行”,则是作者在萧山县的生活写照,通过这两个场景展示了当地的渔业和农业生活。最后两句“望边添雨景,蓑笠饷春耕”,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在恶劣天气下仍坚持耕作的同情和支持。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萧山县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耕文化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