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径潮音寂,松阴铎语空。
白云来窈窕,常护梵王宫。
注释:
古院:古老的庭院。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径。
潮音寂:潮水的声音寂静。
松阴铎语空:松林的阴影里,佛寺的钟声回荡在空中。
白云来窈窕:洁白的云朵飘来,在幽静的地方。
常护梵王宫:常常保护着佛祖的殿堂。梵王,佛教中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意为“净法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院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古院内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白云飘渺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宁静与安宁之感。
苔径潮音寂,松阴铎语空。
白云来窈窕,常护梵王宫。
注释:
古院:古老的庭院。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径。
潮音寂:潮水的声音寂静。
松阴铎语空:松林的阴影里,佛寺的钟声回荡在空中。
白云来窈窕:洁白的云朵飘来,在幽静的地方。
常护梵王宫:常常保护着佛祖的殿堂。梵王,佛教中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意为“净法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院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古院内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白云飘渺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宁静与安宁之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题目为“刈稻行”。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老农腰镰趁晴穫(老农趁着晴天收割庄稼) 译文:农民在晴朗的日子里用镰刀收割庄稼。 注释:这里的“晴”指的是天气好,没有雨。“腰镰”是指拿着镰刀,这是农民常用的工具。 2. 短禾满把叹声作(收割的禾苗虽然不多,但是农民还是感叹) 译文:虽然收成的禾苗不多,但农民们还是发出叹息之声。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渔舟一出迷去津,灵迹常韬万古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渔舟一出迷去津,灵迹(神仙的行踪)常韬(隐藏)万古春。”这里用“出”“隐”两个字,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非常深沉,既写出了诗人对于渔樵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夹岸桃花复何有,至今空说武陵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夹岸桃花又有何,至今空说武陵人。”“这一句是说
重过四雨阁有感 岁月已久,我未曾到访阖闾城,今日再次来到这里。看到旧馆的门阑更加陈旧了,不禁感慨万千。 邻翁引我走过蓬蒿径,古树依旧发出鸟雀的叫声。百年前这里是公子瑕的宅院,竹林、鱼沼、游屐随处可见。 桃花梨花烂漫盛开,阁中多次见到铺满瑶席的景象。篆隶早学待诏公,丰碑大碣求索络绎不绝。 我曾在此欣赏胜迹,景物尚未全萧条。同舍黄翁善章草,清宵偶得佳句互相挑逗。 月色照映池水流如绮练
【注释】 ①宁都:宁都县,今属江西;魏凝叔:魏凝叔,字伯雅,明代宁都县人。②文选:即《文选》,古代诗文总集,由南朝萧统编选。③脩曼辞:修饰华丽、辞藻繁缛的文章。④扬雄美新:指西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等。⑤萧统:即梁代诗人萧统,他主持编纂了《文选》。⑥柳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⑦荆公:宋代王安石(绍圣元年-公元1095年),字介甫,号东山居士。⑧希直:宋人苏轼的号,字子瞻。⑨崆峒:地名
赠海宁许酉山明府兼讯黄太冲 许夫子,今儒英,轫百里,文治成。 广筵列坐诸经横,桥门观听罗璜珩。 丝弦歌吹相和鸣,舂容叩击春风清,岂徒德惠流欢声。 仲淹牛溪述王道,一时高第皆公卿。 鹅湖白鹿开讲院,剖析圣义晨星明。 至今正学不坠地,恃有巨手能支撑。 考亭象山宗旨合,虚实二教理两行。 奈何后人判涂畛,袒分左右纷呶争。 文成立说救章句,虚无岂与竺乾并。 俗学肆口恣掊击,无异同室分旗鎗。 我欲融释归大冶
这首诗是徐陵为吴园次太守惠贻林蕙堂文集所作。诗中赞美了齐梁时期的文学成就,也对西昆体进行了批评。 诗句释义: 1. 吴园次太守惠贻林蕙堂文集:这是作者为吴园次太守惠贻林蕙堂文集所写的文章。 2. 徐陵玉台尚俳俪,文章流别日以兴:这是说徐陵的《玉台新咏序》还保留着骈文的特色,其文章风格在一天天兴盛。 3. 齐梁清丽赏杜老,万古江湖四杰称:这是说齐梁时期的文章清新秀丽,被杜甫等古人所赞赏
茂伦席上晤胡彦远丘季贞姚仙期漫赋 人情似秋云,俄顷异好丑。 兰艾同束薪,文章弃刍狗。 感叹中园葵,妍华竟何有。 社燕春复秋,变衰岂云久。 得丧理本齐,何事营身后。 宜彼贤达人,挥金适拊缶。 顾侯磊落多古情,襟期每为高士倾。 座中三子湖海英,剪韭击鲜乐事并。 觥船初泛箬下清,瞠目直视无公卿。 沧浪逸兴浮轩楹,起视高树明星横,搔头浩歌栖鹘惊。 天运物情已如此,纡金馔玉徒营营,今我不饮将何成。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梁溪歌赠吴伯成明府: 此诗为对吴伯成(明府)的颂扬之辞,表达了作者对其治理下梁溪地区的赞赏之情。 2. 维彼梁溪兮环江汇湖: 描绘了梁溪地区水网交织、环抱江流的景象,强调其地理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3. 水滔天兮民为鱼: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梁溪地区水域广阔,百姓生活如鱼得水的情景。 4. 嗟雕敝兮谁与苏: 感叹梁溪地区因长期战乱而荒凉破败,需要有人来恢复和振兴。 5.
董太史,即董其昌(1555-1636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鉴赏家。他擅长山水画、花鸟和人物画,尤其以山水画见长,有“画坛董宗”之称。 诗一: 太史好事赏鉴精,閟阁藏弆皆蓝瑛。 炉香馥郁荈饮清,示我画图心眼明。 松雪王孙好画马,神妙不在江都下。 貌得贤王出猎图,毫素疑有神功写。 锦裆绣帽双辫垂,万蹄攒迸流星驰。 风鬉雾鬣尽腾跃,意态变化如奔螭。 僵禽毙兽十七八,一箭射杀斑黄罴。
【注解】 董如斋:即董其昌,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和书画理论家。赵文敏:指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以书法著称。仇实父:指仇英,明代画家、宫廷画师,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兰亭会真:指东晋时期王羲之与名士谢安等在兰亭聚会的情景,后人常以“兰亭”指文人雅集。文太史:指董其昌,因他曾任礼部尚书,故称“文太史”。墨迹酣饮醉歌同:意为饮酒作诗,尽情畅怀。沉香山:指香山寺,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因山上多产沉香木而得名
【注释】 顾园:即顾氏园。 沾衣:衣服上沾着了露水。 桃露湿:指桃花沾着露水,颜色更加鲜艳。 拂面:风吹过脸上。 柳丝轻:柳叶随风飘动,轻轻拂过面部。 一径春光满:一条小径被春天的景色充满了。 谁(rú)来:是谁?步履声:行走的声音。 【赏析】 这首五绝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清晨,在花园里漫步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诗人首先用“沾衣桃露湿”写出桃花沾着露水,颜色更加鲜艳
《宝华山房作》是向宗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 第一句:“抱犊人偏聚”中的“抱犊”可能指的是抱犊寨或抱犊岭等地名,这些地方可能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地方,或者是他经常游览、停留的地方。这里的“偏聚”意味着人们在这里聚集,可能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或者文化氛围吸引了人们。 - 第二句:“惊弦意独伤”中的“惊弦”可能是指琴声或其他乐器的声音,它们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感到悲伤
【注释】 1. 岁暮杂诗六首:指唐李贺的《岁暮归南山》诗。 2. 炉锤大冶任盈亏:意谓炼铁,把矿石熔炼成铁,需要高温,就像冶炼金属一样,盈亏全凭掌握火候。 3. 鼠肝虫臂原无着:比喻无用之物。 4. 宝镜珠囊亦有涯:比喻有限的事物。 5. 花供胆瓶充饫目:意思是用花来装饰胆瓶,使它看起来更加艳丽。 6. 月来篱落玩支颐:意思是用月光照耀在篱笆上,使面部得到休息。 7. 耋嗟缶鼓心均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过东湖故居 - 这是作者回忆在东湖故居度过的日子。 斯人不可作,门巷老翁迷。 - 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斯人不可作",意指过去的自己已经无法再做,而"门巷老翁迷"则形容现在的自己已迷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不知所终。 惟有绯桃色,年年发故枝。 - "绯桃"是指春天盛开的桃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记忆
诗句:林静过蕉雨,苔新破屐痕。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夏日的景色和心情。林子宁静,经过蕉叶上的雨滴,苔藓已经长出了新的踪迹,仿佛是人走过留下的痕迹。这里的“蕉雨”和“屐痕”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而“新”则强调了这些痕迹的新鲜和独特。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了夏日的宁静和清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注释】名花:美好的花草。催得句:催诗。好鸟:美好、和谐的鸟声。梳头:指梳妆打扮,这里指吟咏诗句。习习: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兰香沁人心脾的环境中吟诗作赋,以表达对大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名花催得句”,点明题旨,即美丽的鲜花使人产生灵感,催人写出佳句来。次句“好鸟唤梳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吟咏时的情景。他一边听着优美的歌声(好鸟),一边在梳妆打扮(即事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