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催打冰不肯行,座船既泊商船停。
商船虽住起潜听,冰底有声柁牙应。
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冲。
儿童操梴争跳跃,其气早夺冯夷宫。
砉如苍崖崩巨石,鍧如戈矛相撞击。
滃如云气腾虚空,飒如雨声飞淅沥。
河伯娶妇三日眠,霜纨方空张轻烟。
忽闻裂帛素娥笑,玉盘银瓮倾流泉。
别有鲛鮹还未醒,沉鱼浮藻何隐隐。
上冰犹结下冰行,视水如灯取冰影。
冰轮既展相催送,三千练甲皆随从。
激岸回湍冰负冰,白龙十丈鳞鳞动。
自古水嬉无此观,披裘起坐卷帘看。
估客兼程贪夜发,却愁明日西风寒。
枕畔轻雷殊不已,醉里扁舟行百里。
安得并州第四弦,弹彻冰天霜月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再观打冰词》,全诗共86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析

  1. 官催打冰不肯行,座船既泊商船停:官府下令打冰但人们不愿意前行,船只已经停泊,商船也停下了。
  2. 商船虽住起潜听,冰底有声柁牙应:尽管商船已经停泊,但是仍然能够听到冰下的声音和舵牙的回应。
  3. 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冲:桅杆上的旗子在风中飘扬,船上的人非常高兴,甚至呼喊着要使用蒙冲。
  4. 儿童操梴争跳跃,其气早夺冯夷宫:孩子们在玩耍,跳来跳去,他们的热情好像已经把掌管水神冯夷的宫殿都给夺走了,形容非常热闹。
  5. 砉如苍崖崩巨石,鍧如戈矛相撞击:声音就像巨大的岩石从山崖上崩塌,又像兵器相互撞击的声音。
  6. 滃如云气腾虚空,飒如雨声飞淅沥:声音就像云雾在空间中升腾,又像雨点落下的声音那样清脆。
  7. 河伯娶妇三日眠,霜纨方空张轻烟:河伯娶媳妇三天后就去睡觉了,而白色的纨扇还在空中飘动,仿佛被轻轻吹起,留下一层轻薄的烟云。
  8. 忽闻裂帛素娥笑,玉盘银瓮倾流泉:突然听见撕裂丝绸的声音,就像是月亮女神(素娥)在笑,玉盘和银瓮都被倾倒,水流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流过山涧的溪水一样清澈。
  9. 别有鲛鮹还未醒,沉鱼浮藻何隐隐:另外还有海鱼没有醒来,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影子显得模糊不清。
  10. 上冰犹结下冰行,视水如灯取冰影:冰块在上面形成,下面又有冰块在移动,就像在水中行走一样,看着水面就好像是在灯光中看影子。
  11. 冰轮既展相催送,三千练甲皆随从:冰轮已经展开,催促着船只前进,就像三千条练布随着它一起前行。
  12. 激岸回湍冰负冰,白龙十丈鳞鳞动:激流回旋,冰块在水里负重前行,就像是一条长达十丈的白龙在水中翻滚。
  13. 自古水嬉无此观,披裘起坐卷帘看:自古以来,人们都没有这样欣赏水戏的场景,只好穿着毛裘起身坐着,透过帘子观看水戏。
  14. 估客兼程贪夜发,却愁明日西风寒:商人急于出发,因为天气寒冷而担忧,他们担心明天天气会更冷。
  15. 枕畔轻雷殊不已,醉里扁舟行百里:枕边雷声不断,让人难以入眠,醉酒后驾着小船行驶了一百多里。
  16. 安得并州第四弦,弹彻冰天霜月起:如果能得到并州第四弦的乐器,我就能弹奏出穿透冰天雪地、照亮霜月的乐曲。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文人看到打冰场景的感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打冰时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整首诗既有视觉的描述,又有听觉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打冰场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各种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打冰时的情景描绘得生动活泼。比如“商船虽住起潜听”,不仅描述了船只的状态,还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期待和激动;“儿童操梴争跳跃”,则用孩子们玩耍的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