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泉山下行人稀,青枫月落鱼灯微。
道旁翁仲忽闻语,火入空坟烧宝衣。
五陵小儿若狐兔,夜穴红墙县官捕。
玉碗珠襦散草间,云是先朝郑妃墓。
覆雨翻云四十年,专房共辇承恩顾。
礼数繇来母后殊,至尊错把旁人怒。
承直中宫侍宴回,血裹银环不知数。
岂有言辞忤大家,蛾眉薄命将身误。
宫人斜畔伯劳啼,声声为怨骊姬诉。
尽道昭仪殉夜台,万岁千秋共朝暮。
宫车一去不相随,当时枉信南山锢。
只今云母似平生,皓齿明眸向谁妒。
选侍陵园亦已荒,移宫事迹更茫茫。
两朝台谏孤忠在,一月昭阳旧恨长。
总为是非留信史,却怜恩宠异前王。
路人尚说东西李,指点飞花入坏墙。
银泉山
银泉山下行人稀,青枫月落鱼灯微。
道旁翁仲忽闻语,火入空坟烧宝衣。
注释:银泉山下,行人稀少,月光下,只有鱼灯微光闪烁。道旁的翁仲突然听到人声,原来是有人放火烧了一座空坟,焚烧起宝衣。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银泉山的景色和夜晚的阴森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事更替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银泉山之二
五陵小儿若狐兔,夜穴红墙县官捕。
玉碗珠襦散草间,云是先朝郑妃墓。
注释:五陵附近的小孩子们像狐狸或兔子一样出没在红墙之下,他们晚上会偷偷挖开墙壁寻找食物。这些孩子将珍贵的玉碗和珠子随意丢弃在草丛中,说是先朝郑妃的墓地。
赏析:此诗继续描述银泉山的夜景和周边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狐兔和县官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通过对郑妃墓地的描述,进一步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银泉山之三
覆雨翻云四十年,专房共辇承恩顾。
礼数繇来母后殊,至尊错把旁人怒。
注释: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雨变迁,皇帝与皇后专宠,享受着恩宠和荣耀。然而,由于礼数的原因,母亲的待遇与众不同,导致皇帝误将他人视为敌人并心生愤怒。
赏析:此诗进一步描绘了宫廷中的权谋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通过对比皇帝和皇后的不同待遇,反映了宫廷中的矛盾和冲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银泉山之四
承直中宫侍宴回,血裹银环不知数。
岂有言辞忤大家,蛾眉薄命将身误。
注释:回到宫中参加宴会之后,她被血裹住,不知道有多少银环。她怎么可能得罪了大家,却让自己的命运如此悲惨?
赏析:此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宫廷生活中的命运多舛。她可能因为言辞不当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甚至可能因此而丧生。这种命运的转折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银泉山之五
宫人斜畔伯劳啼,声声为怨骊姬诉。
尽道昭仪殉夜台,万岁千秋共朝暮。
注释:宫人们从旁边的山坡上传来伯劳鸟的鸣叫声,声音凄切地为已故的妃子骊姬诉说她的冤屈。人们都说昭仪殉情而死,她的事迹将被千古传颂,成为永恒的传说。
赏析:此诗继续描绘宫廷中的哀怨和传说故事。伯劳鸟的啼叫声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宫廷中人们的痛苦和悲伤。而骊姬的传说则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让后人对宫廷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感触。
银泉山之六
宫车一去不相随,当时枉信南山锢。
只今云母似平生,皓齿明眸向谁妒?
注释:随着宫车的离去,那些曾经陪伴的人也都不再相随。那些信任南山的人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冤枉。如今,云母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皓齿明眸的女子们又开始相互嫉妒起来。
赏析:此诗通过回顾过去的历史事件,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痛苦和矛盾。
银泉山之七
选侍陵园亦已荒,移宫事迹更茫茫。
两朝台谏孤忠在,一月昭阳旧恨长。
注释:被选侍的陵园如今已经荒芜,迁移宫殿的事情更是无从谈起。那些曾经在两朝为国家效力的官员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忠诚,而那些曾经在一个月内掌权的官员们也还在忍受着旧恨。
赏析:此诗继续描绘了宫廷中的变迁和历史事件的延续性。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执着追求所带来的痛苦和矛盾。
银泉山之八
总为是非留信史,却怜恩宠异前王。
路人尚说东西李,指点飞花入坏墙。
注释:总是因为是非而被载入史册,却仍然怜惜那些与众不同的恩宠。路人还在路上谈论着东西李的事情,用手指着飘落的花瓣进入废弃的墙壁。
赏析:此诗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痛苦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