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东海月,挂在一株松。
偃盖荒祠暗,槎枒藓石封。
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绝顶危巢鹳,奔枝破壁龙。
盘根供客踞,扫叶认仙踪。
风寂吹常谡,泉枯洒若淙。
性孤千尺傲,材大百年慵。
葛相堪同卧,秦皇耻再逢。
鹿芝香作供,鹤草锦成茸。
影出层云外,霜天落晓钟。
赋得西隐寺古松
谁将东海月,挂在一株松。
偃盖荒祠暗,槎枒藓石封。
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绝顶危巢鹳,奔枝破壁龙。
盘根供客踞,扫叶认仙踪。
风寂吹常谡,泉枯洒若淙。
性孤千尺傲,材大百年慵。
葛相堪同卧,秦皇耻再逢。
鹿芝香作供,鹤草锦成茸。
影出层云外,霜天落晓钟。
注释:
- 谁将东海月,挂在一株松。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将明亮的东海之月映照在一棵松树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松树。
- 偃盖荒祠暗,槎枒藓石封。
- 诗句描述了荒废的祠堂被树木遮盖变得昏暗,苔藓覆盖的石头上长满了杂草丛生。
- 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 此句通过寒冷的气息使高士般的松树更加坚韧,而瘦削的僧人形象则表现出松树的苍老与孤独。
- 绝顶危巢鹳,奔枝破壁龙。
- 这两句形容了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上,有一只鹳鸟在栖息,而龙形的树枝则像是在奋力攀爬。
- 盘根供客踞,扫叶认仙踪。
- 诗句描绘了树木盘根错节的根部供人休息,同时还能让人寻找到仙人留下的踪迹。
- 风寂吹常谡,泉枯洒若淙。
- 这里描写了风停时松树依然摇曳不定,泉水干涸后如同小溪般流淌的声音。
- 性孤千尺傲,材大百年慵。
- 这句话表明了松树虽然高大但性情孤独,即使拥有千年的寿命也懒于生长。
- 葛相堪同卧,秦皇耻再逢。
- 这里的“葛相”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植物,它和松树可以一起躺下。秦始皇曾因为见到过此景而感到羞耻。
- 鹿芝香作供,鹤草锦成茸。
- 诗句描绘了用鹿芝作为食物供奉,以及用鹤草编织成的地毯。
- 影出层云外,霜天落晓钟。
- 最后一句描绘了松树的影子投射在层层叠叠的云朵之外,而当夜幕降临时,清脆悠扬的钟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