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
今日云门才吃棒,多生山谷少安禅。
茶铛药臼随时供,蒲笠蕉团到处眠。
撒手悬崖无一事,经声灯火觉王前。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同孙洗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
  • “同孙洗心”意指与孙某一起净化心灵。“郁静岩家”是指居住于静谧的山洞中,“纯祜”可能是指一位僧人或修行者。“过福城”指的是经过福城,即福地。“观华严会”则是指观赏佛教的华严经大会。整句诗描述的是一个与孙某共同到山洞修炼,游览并观看佛教盛会的情景。
  1. 不求身世不求年
  • 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然处之的态度。
  1. 二六时中小有天
  • 这里的“二六时”指的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小有天”则是说在这些时间里,偶尔能感受到一些超越尘世的快乐或美好。
  1. 今日云门才吃棒
  • “云门”在这里可能是某个特定的禅宗术语或地名,意味着今天刚刚经历了某种重要的修行或悟道。“吃棒”在这里可能是指开始实践禅宗教义,如断除执著、追求解脱等。
  1. 多生山谷少安禅
  • 这一句表明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宁静的修行环境,而自己却很少有机会真正安定下来修行。
  1. 茶铛药臼随时供
  • 这句描述了诗人随身携带的物品,随时准备用于修行或治疗。这反映了他随性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1. 蒲笠蕉团到处眠
  • “蒲笠蕉团”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携带的旅行用品,象征着他们随性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到处眠”表示这些物品被诗人带到任何地方都能使用。
  1. 撒手悬崖无一事
  • “撒手”在这里可能是指放下一切执着和顾虑,“悬崖无一事”则是形容诗人心境开阔、无所牵挂的状态。
  1. 经声灯火觉王前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经书诵读的声音,感受到了佛祖的教诲,仿佛看到了佛祖的身影。这种体验使他感到内心的觉醒和提升。

接下来是赏析部分: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通过与朋友一同修行、游历寺庙等方式,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光芒。他虽然身处喧嚣的世界,但始终坚持着内心的宁静和独立思考。诗中的“二六时中小有天”,体现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偶尔找到的小确幸,也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