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冲雨哭参寥,宿鸟啾鸣万象凋。
北寺九成新妙塔,南湖千顷旧长桥。
云堂过饭言犹在,雪夜挑灯梦未消。
最是晓钟敲不寐,半天松栝影萧萧。

【注释】

笋舆:竹轿。参寥:僧名。邓尉:山名,在苏州西。剖石:指禅宗六祖惠能(本姓卢,字行思)的传说。惠能在惠明寺坐化后,其尸不坏,有樵者剖之,见石中藏佛舍利。遇:碰到。大雪:雪下得很大。还元阁:在杭州灵隐寺内。其一:这首诗是第一首。

【赏析】

此为作者自度曲。全诗写景叙事,抒发了诗人对禅理、自然景物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笋舆冲雨哭参寥,宿鸟啾鸣万象凋。”起句写乘竹轿冒雨赴惠林寺拜见和尚的情形,点出诗人访友的心情。“参寥”是僧名,即惠能。“宿鸟啾鸣万象凋”,写入寺时,寺院中的鸟雀也随着天气转晴而停止了啾鸣,万物都显出一片萧条景象。

“北寺九成新妙塔,南湖千顷旧长桥。”接着写游览所见。“九成”是形容寺庙的坚固。“南湖”指西湖。“旧长桥”,指由南向北横贯湖面的一座长桥,因年久失修而显得陈旧,与南面的新桥相映生辉。

“云堂过饭言犹在,雪夜挑灯梦未消。”这是写在寺院中留宿的情景。“云堂”指云居寺大殿,“过饭”即吃过晚饭。“挑灯”即晚上点着油灯读书。“言犹在”指僧房中和尚还在说话;“梦未消”则指诗人因听和尚谈话而未能入睡。

“最是晓钟敲不寐,半天松栝影萧萧。”最后写拂晓起床后听到寺中晨钟的情景。这两句写诗人因彻夜未眠而听到清晨打钟的声音,又看到寺院四周半空中松柏苍翠,发出阵阵萧瑟声,于是更加感到心旷神怡,久久难以入睡。

【译文】

竹轿冒着风雨去拜见参寥,停宿的鸟儿叫个不停万物凋零。

北寺新建的妙塔十分精美,南湖旧日的长桥依然存在。

晚上在云堂吃饭谈心仍意犹未尽,雪夜里挑灯读书梦也未曾消散。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早晨的钟声催人入梦乡,寺院上空松柏的影子随风摇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