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西绕七星关,可渡河边万仞山。
陇上旧传收白帝,南中今喜定乌蛮。
龙坑壮马看驰骤,鸡足高僧任往还。
辛苦武侯停节处,残碑零落草斑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时,首先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首句“盘江西绕七星关,可渡河边万仞山”,写滇池之南有一座高山,山上建有一座关隘,可以渡过一条大河。这两句为全诗的写景句,起笔便写出了滇池周围山水的壮美。“盘江”即指澜沧江,在今云南省境内。

颔联:“陇上旧传收白帝,南中今喜定乌蛮。”意思是:陇头之上,曾经传说有人收降了白帝;南方之地,今日终于平定了乌蛮。白帝是古代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名,相传汉昭烈皇帝刘备曾在这里屯兵,并在此称帝。乌蛮,是古代彝族先民的古名,这里指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颈联:“龙坑壮马看驰骤,鸡足高僧任往还。”意思是:滇池边的龙坑里,骏马奔腾疾驰;鸡足山下,僧人来往自如。龙坑是指滇池中的一个湖塘,位于云南昆明市西面。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苍山洱海间,海拔3740米,因形似雄鸡而得名。

尾联:“辛苦武侯停节处,残碑零落草斑斑。”意思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当年驻军于此,如今只有他留下的痕迹——残破不全的石碑,长着荒草覆盖。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答案】

译文:

滇池之南有座高山,山上建有一座关隘,可以渡过一条大河。

陇头之上,曾经传说有人收降了白帝;南方之地,今日终于平定了乌蛮。

滇池边的龙坑里,骏马奔腾疾驰;鸡足山下,僧人来往自如。

蜀汉丞相诸葛亮当年驻军于此,如今只有他留下的痕迹——残破不全的石碑,长着荒草覆盖。

赏析:

此诗首联描绘滇池周围的景色和地理位置。盘江是澜沧江的别称,在今云南省地区。“西绕七星关”中的“七星关”指的是今天的七桥子。“可渡河边万仞山”中的“万仞山”指的是哀牢山。

颔联承接上文写滇池附近的历史事件。“陇上旧传收白帝”中的陇上指的是陇西地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自出至木谷口迎敌,前遇拒水陈桥,即分兵二千人,从桥东岸水次为二十营陈。……亮至建威,与越巂太守王睦等俱发,倍道兼进。”《晋书.西南夷志》载:“南中平夷之后,以张重华为南中刺吏。……”“南中今喜定乌蛮”中南中指今天的云南地区。《晋书.西南夷志》载:“南中豪帅范方等率众内属,请割地为郡。”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陇头之上,曾经传说有人收降了白帝;而在南方之地,今天终于平定了乌蛮。

颈联承上启下,过渡到下一句。“龙坑壮马看驰骤”中的“龙坑”就是滇池的一个湖塘。《晋书.西南夷志》载:“龙潭在云南府城南五里,一名黑水潭。唐咸通四年置龙潭县。”《元史.地理志》载:“龙潭在府城北二里。”《明一统志》载:“龙潭在府治东北,又名黑水潭。”这里的“龙坑”指的是滇池里的一个湖塘。“鸡足高僧任往还”中的“鸡足山”是佛教圣地之一,位于现在的大理苍山洱海之间,属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海拔3740米。“鸡足山”又名“迦叶山”、“鸡足山”。《太平广记》载:“佛图澄常登鸡足山,望见其上有紫气。澄曰:‘此乃凤皇来仪也,吾当为之设坛焉。’”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滇池边的龙坑里,骏马奔腾疾驰;鸡足山下,僧人来往自如。

尾联承上启下,过渡到下一句。“辛苦武侯停节处”中的“武侯”指诸葛亮。《晋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后汉书.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蜀汉代中将军诸葛亮曾经驻军于此,如今只有他留下的痕迹——残破不全的石碑,长着荒草覆盖。

此诗以描写滇池周围的自然风光为线索,将历史事件和诗人的感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