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新传一道通,十年群盗漫称雄。
横刀割取青神渡,烈火烧残白帝宫。
岂有山川归李特,犹能车马识文翁。
谁将牛斗龙泉气,移在天彭井络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剑外新传一道通,十年群盗漫称雄”意思是说:四川的西蜀道自从有了这条驿道以后,便畅通无阻了。但那些盗贼们却横行霸道,自称王称霸。“岂有山川归李特,犹能车马识文翁”的意思是说:难道只有李特这样的山川才能归顺朝廷,而像文翁那样的百姓却不识朝廷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愤慨之情。“谁将牛斗龙泉气,移在天彭井络中”的意思是说:如今,那龙泉山上的宝剑之气,已经转移到天彭山来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愤慨之情。
【答案】
译文:
四川的西蜀道自从有了这条驿道以后,便畅通无阻了。但那些盗贼们却横行霸道,自称王称霸。难道只有李特这样的山川才能归顺朝廷,而像文翁那样的百姓却不识朝廷吗?如今,那龙泉山上的宝剑之气,已经转移到天彭山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时所作。张玉甲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任梓州刺史的,后升为成都尹,故称张玉甲为“宪长”。宪长即监察官或太守的意思。诗中“剑外”、“邛雅”指四川省一带。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剑外”,指四川的西边。“新传一道”,指自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以来,由四川西去的栈路重新打通。“十年群盗漫称雄”,指从广德元年(763)到广德二年,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死,严武死后,其部将崔旰、刘昌等乘机作乱,先后占据剑门、剑州、果州等地,自称王称霸。诗人用一“传”字,既表明驿站的开通,又暗含对当时混乱局面的不满,同时暗示严武死后,藩镇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漫称”二字正说明这种乱象。
颔联写严武死后,各藩镇拥兵自重,互相攻伐。“横刀割取青神渡,烈火烧残白帝宫。”这是说,各藩镇争战不休,相互残杀;而李特、李雄等割据一方的军阀也趁机扩张势力,他们把白帝城的宫殿一把火烧了,连江水也被烧干。诗人用“横刀”“烈火”等词语,渲染出战争的惨烈气氛。
颈联写各藩镇拥兵自重,互不听从命令。“岂有山川归李特,犹能车马识文翁”意思是说:难道只有李特这样的山川才能归顺朝廷,而像文翁那样的百姓却不识朝廷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愤慨之情。
尾联写李特、李雄等人虽然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但毕竟没有能够统一全国。“移在天彭井络中”意思是说:他们的野心终究没有能够得逞,最后还是被朝廷消灭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愤慨之情。
此诗前六句写景叙事,以“横刀”领起,用“烈火”收束,前后照应。七、八句议论抒情,抒发了对当时藩镇割据、混战不已的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