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山深叫杜鹃,阆风台畔羽书传。
军扪绝磴松根火,士接飞流马上泉。
雁积稻粱池万顷,猿知击刺剑千年。
桃花好种今谁种,从此人间少洞天。

闻台州警 其二

野哭山深叫杜鹃,阆风台畔羽书传。

军扪绝磴松根火,士接飞流马上泉。

雁积稻粱池万顷,猿知击刺剑千年。

桃花好种今谁种,从此人间少洞天。

注释:

  1. 野哭山深叫杜鹃:在山深处传来了哀伤的哭声,那是杜鹃鸟的鸣叫。
  2. 阆风台畔羽书传:阆风台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传来了紧急的军情报告。
  3. 军扪绝磴松根火:士兵们攀越险峻的山路寻找水源,点燃了松树的根部来取水。
  4. 士接飞流马上泉:战士们顺着山间小溪奔流而下,找到了清泉。
  5. 雁积稻粱池万顷:雁群在池塘里筑巢休息,积累了大量的食物。
  6. 猿知击刺剑千年:猿猴知道如何使用武器,并且使用它战斗了千年。
  7. 桃花好种今谁种:现在谁还会种植桃花呢?
  8. 从此人间少洞天:从此以后,人间少了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台州地区的战乱景象。首句“野哭山深叫杜鹃”,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杜鹃鸟的叫声在山间回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哀伤。第二句“阆风台畔羽书传”,则展现了战事紧急、信息传递的情景。第三句“军扪绝磴松根火”,表现了士兵们不畏艰险、寻找水源的场景。第四句“士接飞流马上泉”,描绘了战士们顺着山间小溪奔流而下,找到了清泉。第五句“雁积稻粱池万顷”,则描绘了雁群在池塘里筑巢休息,积累了大量的食物,暗示着战后的丰收。第六句“猿知击刺剑千年”,通过猿猴使用武器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桃花好种今谁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和平时代的感慨。整首诗以战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