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千峰锁暮霞,洛城春尽自飞花。
铜仙露冷宫门草,玉女台荒洞口沙。
被褐卢鸿仍拜诏,赐金疏受早还家。
西巡拟上登封颂,抱犊山庄候翠华。

【注释】

千峰:指嵩山群峰。洛城:洛阳。飞花:落花飞舞。铜仙:即铜人,古代传说中镇压河神的石像。玉女台:相传汉武帝时曾建玉女祠于嵩山少室山,后人称其遗址为玉女台。疏:奏章。登封颂:皇帝登封泰山时所撰之文,此处指代皇帝的御文。抱犊山庄:在今河南登封县境内,晋朝时有道士抱犊于此修炼而得名。翠华:皇帝仪仗中的青毛鹿,因毛色如青翠之华而得名,此处指皇帝。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行之作,诗人以嵩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来描绘少司空傅梦祯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田园、远离仕途纷争的祝福之情。

首联“高卧千峰锁暮霞,洛城春尽自飞花”。前句写诗人自己悠闲地卧居在千峰之上,与晚霞相拥,仿佛被山峰所锁;后句写洛阳城中春天已逝,花瓣纷纷飘落。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铜仙露冷宫门草,玉女台荒洞口沙”。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嵩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前句写铜人(铜仙)在冷露下显得更加庄严,而宫门前的野草则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后句写玉女台已经荒芜,只剩下洞口的黄沙在风中飘散。这两句诗通过对嵩山美景的描绘,以及历史遗迹的叙述,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画面感和历史感。

颈联“被褐卢鸿仍拜诏,赐金疏受早还家”。前句写卢鸿仍然身着粗布衣服,恭敬地接受了皇帝的诏书;后句写卢鸿在得到赏赐后,立即带着家人回家。这两句诗通过对卢鸿的行为和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归隐田园、远离仕途纷争的祝福之情。

尾联“西巡拟上登封颂,抱犊山庄候翠华”。前句写皇帝准备前往登封(泰山)祭祀,并撰写一篇赞美文章;后句写在抱犊山庄等候皇帝的到来,期待他的到来能够带来吉祥和福祉。这两句诗通过对皇帝的行动和期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注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美景和历史遗迹,以及表达诗人对于友人归隐田园、远离仕途纷争的祝福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