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盘桓便见收,诏书趋迫敢淹留。
始知处士青门里,须傍仙人白石楼。
晋室衣冠依岭峤,越王刀剑闭林丘。
少微却照南天远,榕树峰高隐故侯。

【注释】

1、盘桓:逗留。

2、诏书:指皇帝的诏命。

3、青门里:指东汉末年名士陈寔(字仲弓)的住所,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北,后以“青门”为隐居之地。

4、白石楼:仙人居住的地方。

5、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6、晋室:指西晋。

7、衣冠依岭峤:指晋国的官员和贵族都依山傍岭而居。

8、越王刀剑闭林丘:越王勾践曾在会稽山一带修筑城池,后来成为他的军队的根据地,所以用越王来比喻。

9、少微: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属井宿,南方天空最亮的一星。

【赏析】

此诗写房琯之难,寓有深沉的感慨。开头二句点明题意:“但若盘桓便见收”。言房琯被贬,如果再停留,就难免受到追查。“诏书趋迫敢淹留”,承上启下,点明自己的处境。

三、四两句写自己处境艰难,不得不离开故乡:“始知处士青门里,须傍仙人白石楼。”青门里的陈寔是有名的隐士,白石楼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房琯想隐于青门里,傍白石楼,却不知自己的身世已暴露无遗了。

五、六句抒发对时局的看法:“晋室衣冠依岭峤,越王刀剑闭林丘。”晋朝的官宦人家都依山靠岭而居,而越王勾践也曾在会稽山一带修筑城池,作为他的军政中心,这里用“晋室”和“越王”两个典故,说明当时朝廷内外都有敌人,作者认为只有远离是非之地才能避难。

最后二句写自己的抱负:“少微却照南天远,榕树峰高隐故侯”,说自己就像北斗七星中的“少微”星那样高悬在南方的天空中,虽然受到排挤迫害,仍能像大树一样挺立不倒;同时暗含着自己要象古代的隐者一样,避世隐居,不再过问政治。

这首诗通过描写房琯被贬后的处境,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诗人以“少微”自比,表现了自己在政治上受打击后的愤慨心情和不屈的精神。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苍莽悲壮,感情沉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