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初幸晾莺台,千骑从官帐殿开。
南苑车声穿碧柳,西山驰道夹青槐。
翻书夜半移灯召,教射楼头走马来。
闻道上林亲试士,即今谁是长卿才。

【注释】即事二首:其一,《唐诗百话》卷四引《唐诗纪事》载,元稹自注云:“元和四年(809),时为监察御史。初幸晾莺台,赐金紫服。”其二,《唐才子传》载,元稹自注云:“上年冬十二月,时为监察御史。”六龙:皇帝的车驾。始:开始。幸:到。晾莺台:在长安城东,是皇帝的游猎之地。《汉书·武帝纪》有“春幸上林”之句,此诗即是写皇帝出游之事。千骑:千名骑兵。官帐殿:指皇帝的住处。从官:随从官员。开:开路。南苑:指长安城外的上林苑。穿:穿行。碧柳:青绿色的柳树。西山:指长安城的西边。驰道:帝王出行所经过的大道,两旁栽植槐树。翻书:指翻阅经书。移灯:移动灯火以照亮读书。教射:教习弓箭。走马来:指骑马而来,表示对武艺的精进。长卿:指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和音乐家,他擅长文辞而能歌善舞,被人们称为“七步成诗”。这里诗人自比司马相如,意谓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才华。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兼自况的七律。诗中借咏史抒怀,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遭遇。开头两句追述了唐宣宗大举狩猎的情景,接着写皇帝出游车马声隆隆,仪仗队从宫门出发;然后写皇帝来到上林苑,观看宫女们跳舞,最后又回到宫中。中间三句具体描写了皇帝出游的盛况:车驾由北向南,穿过青绿的柳树;皇帝的车驾由西向东,夹着苍劲的槐树。“翻书”、“教射”等语,写出了皇帝好武乐艺的特点,“即今谁是长卿才”,表明作者自比司马相如,有文学才华。末两句是说听说皇上要亲自考试选拔人才,可是当今还有谁像司马相如那样有文才呢?全诗通过咏史自况,表达了作者渴望受到知遇、施展才能的愿望,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