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注出潼关,本济漕渠竟北还。
淮水独流空到海,汴堤横啮不逢山。
天心岂为投圭璧,民力何堪弃草菅。
瓠子未成淇竹尽,龙门远挂白云间。
注释:
黄河从潼关向东流进大海,原本是为了漕运而修建的运河,现在却被废弃。淮河独自流淌到大海,却看不到一座山。天心难道是为了投献玉璧吗?百姓的力量哪里承受得起放弃草菅(一种植物)?瓠子还未完成,淇竹已经用完了。龙门远挂在白云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黄河东流至潼关后,由于河道被填埋、改道,致使漕渠北流,汴堤横啮,无法看到山景,人民疲于奔命,百姓不堪重负的景象。诗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宏大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