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顶谈经破碧苔,十年不到首重回。
风清钟鼓吴山出,云黑帆樯楚雨来。
痛饮长江看自注,异书绝壁访应开。
芒鞋归去身差健,白鹿诸生扫讲台。

【注释】

庐顶:指庐山山顶。破碧苔:指山石苔藓被扫去。首重回:指诗人重登庐山。风清钟鼓:指庐山上风吹得很清爽,寺庙的钟鼓声也清晰可闻。吴山:指庐山附近著名的东吴古迹——吴山。云黑帆樯:指长江上空乌云密布,帆樯如林。自注:指《赤壁赋》中的“白鹭”和“黄鹤”二句,意为“白鹭高飞,黄鹤长鸣”。绝壁:指峭壁上的石刻。应开:应打开的意思,指在石刻旁边寻找。芒鞋:指僧鞋。身差健:身体还健壮。诸生:指学生、门人,此处泛指南宋朝学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李太虚先生重登庐山的情景,后半部分写李太虚先生访求奇书、游览名胜的情事。全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自然流畅,意境开阔明快。

前四句描写李太虚先生重登庐山的情景。首联写他十年没有来过庐山,但这次却像回到故乡一样亲切,因为那绿树掩映着的庐山,依然如故。这两句诗是说,尽管时间过去了十多年,但李太虚先生的心中对这座名山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而这次重返庐山,更增添了他对它的眷恋之情。次联写他重游庐山时,只见山上的钟鼓声清脆悦耳,远远传来;山下江面上云雾弥漫,帆樯林立。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庐山景色的美丽,又表现出作者游山时的愉悦心情。第三联写作者痛饮长江之水后,来到悬崖绝壁之上寻访古人留下的石刻文字,希望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第四联写作者在庐山上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人生和知识的热爱。最后两句则是说,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能像年轻人一样,在庐山上畅游,并且还能继续学习新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这首诗表达了李太虚先生对庐山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