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江村百感生,斗鸡台忆汉家营。
将军甲第櫜弓卧,丞相中原拜表行。
白面谈边多入幕,赤眉求印却翻城。
当时只有黄公覆,西上偏随阮步兵。

”`

野哭江村百感生,斗鸡台忆汉家营。

将军甲第櫜弓卧,丞相中原拜表行。

白面谈边多入幕,赤眉求印却翻城。

当时只有黄公覆,西上偏随阮步兵。

诗句赏析:

  1. 野哭江村百感生:描述了在江边的村庄中,村民们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而哀哭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无奈之感。”百感生”则形容这种场景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是复杂且深远的。
  2. 斗鸡台忆汉家营:通过回忆古代的斗鸡台,联想到汉代的军事营地,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传承。这里的“忆”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3. 将军甲第櫜弓卧:描写了一位身着铠甲、身怀武艺的将军在豪华的家中放下武器,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这里的“櫜弓”指的是将领平时携带的武器,体现了将军从战场到和平生活的过渡。
  4. 丞相中原拜表行:提到一位丞相在中原地区恭敬地向皇帝上书,反映了古代官员的职责和国家的运作方式。”拜表”则是古代帝王与臣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5. 白面谈边多入幕:这里用“白面”来形容那些擅长外交或军事策略的文人,他们往往被招募进幕僚团队中,参与国家大事的策划。”入幕”意味着加入某个团体或机构,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6. 赤眉求印却翻城:描述了赤眉军士兵在寻求皇帝赐给的印章时,反而攻陷了城池的情况,反映了战乱中的悲剧和混乱。这里的“求印”象征着权力争斗,而“翻城”则代表了战争的结果,即一方的失败。
  7. 当时只有黄公覆:提及了黄公覆这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提及,以突出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当时”二字强调了时间上的对应性,而“独有”则强调了黄公覆的独特性。
  8. 西上偏随阮步兵:最后一句诗提到了“阮步兵”,这是对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孙盛(字兴公)的尊称,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这里的“西上”可能是指孙盛晚年隐居于西,而“偏随”则表示追随的意思。

译文:

在扬州城外的江村里,人们因各种原因哭泣,我站在斗鸡台上,回忆汉朝时的军营生活。曾经身着盔甲、手握长弓的将军现在在家中休息,而昔日的丞相现在却在中原地区恭谨地向皇帝上书。擅长外交的文士们在战场上攻陷城市,而在其他时候,他们也会被召入朝廷参与国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们只能记住那些杰出的人物,如黄公覆,并追随他的足迹。

注释:

  • :郑燮,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于世。
  • :板桥,郑燮的号,显示了他对于书画艺术的追求和实践。
  • :程敏政,明代政治家、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正直的品格受到尊重。
  • :黄公覆,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闻名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江村:指扬州附近的乡村,常见于中国古典诗歌中,象征着自然与朴实的生活。
  • 斗鸡台:古代的游乐场所,常用于宴乐和军事训练,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沉淀。
  • 将军:古代军人的尊称,代表着勇气和忠诚。
  • 丞相:古代政府中的高级官员,负责国家政务。
  • 文士:指文人墨客,擅长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 阮步兵:孙盛,南朝文学家,以其文学成就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著称。
  • 黄公覆:东晋文学家,以《兰亭集序》等作品闻名于世。
  • 西上: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表示在某一职位上的高位。
  • 偏随:跟随,这里指追随某人或某种思想或行为。
  • 潮回海口盐船上:描述海边船只归来的景象,象征着商贸活动和经济繁荣。
  • 春入淮南米价生:春天到来时,粮食价格上升,反映了农业经济的波动。
  • 嫦娥应识古今情:借用神话人物嫦娥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世情感的关注。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地区的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与思想深度,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