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尽琵琶马上弦,玉钩斜畔泣婵娟。
紫驼人去琼花院,青冢魂归锦缆船。
豆䓻梢头春十二,茱萸湾口路三千。
隋堤璧月珠帘梦,小杜曾游记昔年。

《扬州·其四》是明朝诗人程本立的作品,全诗如下:

拨尽琵琶马上弦,玉钩斜畔泣婵娟。
紫驼人去琼花院,青冢魂归锦缆船。
豆䓻梢头春十二,茱萸湾口路三千。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 诗意解析:《扬州·其四》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深情的表达,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离别之情的扬州景象。”拨尽琵琶马上弦”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玉钩斜畔泣婵娟”中的”泣婵娟”则传达出对远方之人深切的思念。

  • 关键词注释

  1. “玉钩斜”:指古迹玉钩门,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的秦淮河畔。
  2. “紫驼”:指古代的一种骏马。
  3. “琼花院”:古代建筑名,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4. “豆䓻梢头”: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染料。
  5. “茱萸湾口”:即今天的南京城北的长江江湾。
  • 作品赏析:《扬州·其四》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无限感慨。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述,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也有情感深度。

《扬州·其四》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也成为了研究明代文学和扬州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